南水北调通水7年,有人拍下米级大鱼,10年后会不会有百斤大鱼?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国家最高领导人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奔涌不息的绿色生命线,守护着工程沿线亿万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全面通水7年来,近5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北方千家万户。 南水北调的水从哪里来?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东、中、西线干线总长4350公里,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将通天河(长江支流)、大渡河),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 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域横跨鄂两省,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 丹江口年产1000万千克以上的商品鱼生产基地水库野生鱼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产特产。 启动取缔网箱养殖试点工作)也趁机逃之夭夭,这也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1米,最高蓄水位可达175米,东部库区的平均深度超过100米,相当于30层楼高的建筑,如此媒体曾经报道过,在三峡水库上游云阳龙缸景区的长江支流中,一位渔民曾经捕捞到了一头体重超过300斤的鳙鱼。 也和三峡蓄水时间相符。 这类体型上百斤的大鱼,平日里都在深水区活动觅食,只有在开闸泄洪或者它们前往上游时才会被我们发现。 南水北调的干渠宽度为50米左右,平均水深在6~7米,不论是在水域面积、水体深度上都不及三峡,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也能像三峡那样有上百斤的大鱼出现呢? 干渠周围有着层层保护,外人根本无法靠近,加上没有人为捕捞、破坏的情况下,干渠中的鱼类便可以尽情地成长。 同时干渠无时无刻都在运水,因此食物的来源也较为的充分,干渠引水口固然存在过滤机制,但是水体中的藻类、浮游生物等却可以顺利同行,干渠中的鱼类即使原地不动,也会有食物送到嘴边来。 据干渠的工作人员介绍,曾在干渠中的引水闸附近见过最大70斤左右的死鱼,在气温高的时候,大量的鱼类聚集在 其中鲫鱼、鲤鱼、草鱼、翘嘴鱼等受自身生理条件限制,在其寿命结束之际也很难突破百斤。鲢鳙、青鱼等中大型鱼种,则成为了突破百斤最大的可能。 世界上最大的鲢鱼是在西班牙被捕获的,重达206磅,换算成我国计量单位为93公斤,一举入选吉尼斯纪录。 我国最大的鲢鱼是在张家界某养殖场被捕获的,重达100斤,体长更是达到1.5米。 同样以17年的生长时间来计算,鲢鳙鱼也是很可能突破百斤体重的,但它们突破百斤体重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南水北调干渠的作用是为北方供给生活用水,鱼类的出现也是对水体质量的保障,若干渠中的鱼类数量过多,鱼类无法继续正常繁衍生存,甚至由于密度过高出现死亡继而污染水质时,想必工作人员也会及时调整处理,因此干渠中能否出现成群的百斤大鱼,除了需要一定的时间外,更是需要一个时机。 摘自: www.de62.com |
- 上一篇
胆大包天!湖北3男子在长江中电鱼1019斤,网友建议“坐穿牢底”
1、长江中电鱼被抓《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个关于禁止捕捞天然渔业资源的计划公告,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有人在长湖进行非法捕捞,办案民警在观音垱镇泗场村长湖边发现3名男子正趁着夜色驾船收网捕鱼,民警们只好静待3人将渔网拖上岸之后再将其包围而上将3名男子当场抓获。
- 下一篇
难缠的麦鲮:入侵珠江40年终成“一把手”,还有人以为它是草鱼?
入侵我国珠江最成功的鱼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适宜的生活环境也使得珠江中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但唯一令人感到可惜的就是珠江中的本土鱼类少得可怜,珠江中约有70%的本土鱼类濒临灭绝。想要钓获鲫鱼鲤鱼是极为困难的,广东最多的鱼不应该是罗非鱼吗。我国相继从世界上引进了多种具备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在水体中有着较快的游拽能力,因此麦鲮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