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冬季钓鱼窝料越多越好?请你理智一点,把握需求方能钓有所获

钓鱼知识佚名2023-03-03307

对于我们多数钓鱼人来说,为了能在垂钓时有所收获,跋山涉水也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垂钓者的脚步也未曾停歇。尤其是那些酷爱在自然水域垂钓的钓鱼人,敢于面对未知应该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在寒风的侵袭下也未能让他们有所退缩。虽然有不少的钓鱼人在寒冬来临之际便早早地封杆不再垂钓,但仍有一部分钓鱼人在户外坚守,因为在寒冷的冬季也是一个很适合垂钓的季节。

俗话说“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尤其是在鱼类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然水域中,若没有窝料的帮助,即使我们能有所收获,但往往也不会太多。既然在垂钓时窝料担负着如此的重任,那么在实际的冬季垂钓过程中,我们投放的窝料是否也是越多越好呢?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在冬季垂钓时,窝料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1、将窝外的鱼引过来:当我们垂钓者向钓位中投放窝料后,窝料所散发出的气味在水分子中扩散传播,让那些原本不在我们钓位中的鱼儿们,顺着窝料散发的气味前来觅食,从而达到诱鱼进窝的目的。

2、让窝里的鱼留下来:窝料往往是由一些粮食或颗粒饲料配置而成,在这些食物中有着鱼儿们所需的生长能量,它们到达窝点后便会开始吞食这些粮食,但鱼儿进食也是需要时间的,此时窝料便有了让鱼儿留下来的可能,这便是我们钓鱼人常说的留鱼。

综上所述:在窝料的帮助下,我们能有着更好的诱鱼以及留鱼效果。当垂钓的窝点中有较多鱼儿存留时,自然更利于提高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但在小编看来,窝料虽能在垂钓时助我们一臂之力,但也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窝料往往会适得其反。

冬季鱼儿们的生理表现

鱼儿们在寒冬来临之前,往往都会先尽可能地储备能量,而在寒冬来临之际,鱼儿们的生理机能则会随着低温逐步降低。同时鱼儿们受冬季低温的影响,它们往往会选择聚集在一起,同时尽可能减低自身能量的消耗,从而保障自己能顺利地度过寒冬。在冬季,鱼儿们表现出来的一些状态也不同于其他季节,它们的活动频率、进食积极性、进食需求量、吞食力度、整体活性等都相对较低。

对于我们垂钓者而言,在冬季垂钓时,鱼儿们的这些生理表现都是值得考虑的,在垂钓时也需要我们垂钓者有着更高的针对性。在垂钓时,我们往往会将鱼钩藏于钓饵中,利于钓饵诱骗鱼儿吞食咬钩,从而有了钓获它们的机会。精致细小的食物更利于鱼儿们吞食,降低或避免出现“挡口”的可能性,因此在冬季垂钓时,精细化的选择往往更利于提高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

冬季鱼儿们对食物的诉求

受生理机能降低影响,鱼儿们对食物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即使在面对一些原本自己很喜欢的食物时,往往也会表现得泰然自若。在进食积极性以及进食需求量上,都远不及气温较高的时候。

1、冬季鱼儿对能量需求的态度

受冬季低温影响,鱼儿们往往会选择降低自身的生理机能,从而减少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使得自己能够较为顺利稳妥地度过寒冬。此时聚集在一起的鱼儿们,它们并不愿过多地活动跟觅食,这是因为在自然水域中,食物的来源相对较少,若它们在消耗了一定体能之后,却并未获取到更多的能量时,反而有些得不偿失了。

2、冬季鱼儿索食积极性的态度

在冬季低温环境下,鱼儿们往往在较为温暖的地方聚集,当鱼儿们通过嗅觉系统发现了食物所在,若离自身所在的位置距离较近时,或许它们还愿意前往;反之若距离较远时,它们往往都不愿前往,对食物有一种懒得搭理的行为表现。

小结:通过鱼儿们对食物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鱼儿们在冬季是有些“懒惰”的。对于我们垂钓者而言,对付“懒鱼”最好的办法便是将食物直接送到它们眼前,因此我们在冬季垂钓时,为了提升我们最终的渔获成绩,不妨选用“广撒网”的方式,在同一片水域中采用多窝点的方式进行垂钓。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