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冬季总是钓不到鱼,看了水底视频,恍然大悟
冬季野钓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大概率空军,另一种就是肯定空军。爆护的说法,只存在于懂鱼的钓友身上。 为什么老弟会这样说呢?因为最近很多钓友都私信告诉我说:他们今年钓鱼次次都打龟,没有一次钓到鱼的时候。奇怪的事情是,没有一个钓友和我说他今冬野钓玩得很爽的。 可是老弟每次野钓都能钓到很多鲫鱼,最少的时候也能钓到几十条。难道只有我钓鱼的地方才有鱼吗? 为了探索真相,我用水下摄像机,记录了冬季鲫鱼的一些特殊行为。 说实话,看完水底视频后,我也是一脸懵。 关于野钓老弟一直认为,找一个好钓点才是爆护的关键。而好用的饵料在好钓点面前,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眼下已经快到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了,气温和水温都在持续的下降。这个时候很多鱼类已经停止了觅食,只有一些耐低温的鱼类还很活跃,鲫鱼就是其中之一。 前几日老弟去钓鱼时,用可视探鱼器对我的窝点进行了一次观察。我愕然地发现,我的钓点后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而在石头边缘处,聚集了大群的鲫鱼。我的钓点正好处在巨石的前方,难道这就是我爆护的秘诀吗? 为了彻底找到鲫鱼的越冬之地,我又观察了其他钓点的情况。我发现,其他的钓点内也有鲫鱼的踪影,但是数量很少。有些水底松软且平坦的地方,更是一条鱼都看不到。 通过此次的观察,也验证了冬季天气越冷,鲫鱼就越喜欢扎堆的谚语。 因为地区的原因,老弟想看什么地方水底的情况都可以,就是有些累人而已。 我现在身处辽宁地区,自然水域中的河水早已冰封多时了。我去野钓的地方,就是一个人为形成的大沙坑。 现在我只需要砸开冰面,就可以用可视探鱼器观察水底的鱼类。此时北方的水温虽然很低,但是鲫鱼却都聚集在很浅的地方。我发现水深在3米左右的地方,只要水底的地形适合躲藏。那么此地就必定隐藏着大量的鲫鱼。 而在一些水草密集的地方,哪怕水很浅只有一米多深,也会有鲫鱼在此活动。 所以我认为冬季也不能钓得太深。因为在深水区(6米以上的水深),基本上看不到鲫鱼的踪迹。 当然了,这只是老弟观察一处水域得出的结论。而在不同的水域中,鲫鱼也许会有不同的习惯。 通过水下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让人气愤的真相。 自从我买了可视探鱼器以后,老弟每次钓鱼的时候,都会把它放到窝点内。以此来观察鲫鱼是否进窝,和它们吃饵时的样子。 可是我发现,冬季的鲫鱼对饵料的兴趣并不大。每当我看到有鱼路过饵料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的逗一下。我本以为鲫鱼会对缓慢下落的饵料很感兴趣,可是真相却恰恰相反。我每一次的逗钓,都能把鲫鱼给吓跑。 而在视频中看不到鲫鱼的时候,偶尔逗钓一下却能诱来几条鲫鱼。 因此我发现,逗钓更适合把远处的鲫鱼诱到窝点内。而躺在水底不动的饵料,则更适合鲫鱼入口。 注:这是老弟在同一个水域测试的结果,其他水域是否如此也未可知。 写到最后。 冬季鲫鱼喜欢扎堆,我们要找水底复杂的地方下竿。因为鲫鱼天生就喜欢在这种地方躲藏,你若是找到适合鲫鱼躲藏的钓点。那么爆护离你就不会太远了。 我是你们的猴子老弟,关注我,带您了解不同的垂钓知识。 |
- 上一篇
钓鱼人少抽几包烟,也要入手的装备,鱼获暴增的同时还能提高乐趣
在鱼没口的时候他们也懂得分析鱼情。如果遇到鱼没口的时候,老弟就会认为窝中没鱼。其实窝子里是有鱼的,我发现冬季的鲫鱼食欲都非常差,它们也不会对鱼钩上的饵料多看一眼。也许这就是冬季钓鱼经常空军的原因。在冬季遇到食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更容易出现鲫鱼不开口的现象。而在水质不好的水域里钓鱼时,很多钓友认为这玩意并不靠谱。窝子里的鱼都吓跑了还钓个啥?探鱼器都会显示水底下都是鱼。
- 下一篇
冬季野钓请避开这几个坑,大板鲫拉到手软
其实大部分钓鱼人去钓鱼时,可是、眼下的野钓环境已然不同以往了。也未必会钓到鱼。我发现冬季鱼类的习性并不相同,哪怕是同一种鱼也会有不同的习惯。冬季鲫鱼特别喜欢待在水底复杂的区域,所以冬季在沙坑里钓鱼时,所以这种地方用传统钓法的效果最好。也许并不适合您作钓的地方。请不要相信大师的找钓点的技巧,只有在适合钓鱼的天气去钓鱼时,也许在北方降温前是钓鱼的好天气。所以钓鱼能不能爆护与天气的关系并不大。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