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近看色泽、体型极似草鱼,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牙形红斑
在湖南的湘江、资江等江河里,每年端午至重阳前后,正是浮钓当地人称“红眼珠”鱼的好时节,这种鱼近看色泽、体型极似草鱼,中看像鲻鱼,远看像花骨鱼,简直是鱼届的四不像。这就是赤眼鳟。最显眼的特征: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牙形红斑,故名红眼;体侧及背部每个鳞片后缘有一黑斑,组成体侧纵列的黑色线条纹。善于捕食藻类和昆虫类等水面浮游食物。
四年前,第一次接触到此鱼,并不是钓,而是生吃。野生的赤眼鳟是做鱼生的好材料,肉质比鲫鱼更有嚼劲,但是甜味不如鲫鱼。鱼生是先过醋再过油,鱼生配料很多,还配自酿药酒。最打动味蕾的始终还是最后上的鱼粥,虽然卖相不好,但味道一流,鲜甜,里面除了做鱼生剩下的鱼头,边角料,还有鱼杂,却没有一点腥味。 正是因为它的美味,让我对此鱼一直恋恋不忘,在没有接触路亚钓法以前,钓赤眼鳟主要采用浮钓的方法。 钓法:将主线末端装一个连接环,与浮漂、铅坠及脑线连接好,铅坠离浮漂越近越好,蚯蚓露钩,然后抛投入河滩缓流之中,打开出线环,让饵钩在水流作用下缓缓向下游自然流走。当放至流水的水流口之前或尾部附近时停线静候。该处多为赤眼鳟逆水而上嬉戏水之处,常可见三五成群贴水面拖浪浮游觅食,出现吃食黑漂或快速移漂,此刻应马上合上出线环,快速提竿即可中鱼。 最近开始迷上路亚钓,说起钓赤眼鳟很有意思,一位钓友频繁在群里晒他钓到的赤眼鳟,我就跟他要了钓点,想不到居然就是东江流经闹市的一个河段,更没想到第一次还真钓到了。 后来和这位钓友聊起来,他告诉我这里有很多信佛的爷爷奶奶,每个月初一、十五,加上中元节、端午、中秋这类节日,都会大量向江里放生泥鳅,它们正是赤眼鳟的食物,相当于定期人工打窝让上下300米的河段形成了一个钓场。 据我所知,还会不少地方也有类似的事儿,一些路亚钓鱼群里大家还会互相通知放生时间,这个时候一般意味着爆钓。 赤眼鳟就是鲤科鱼非常典型的纺锤形身体,这样的鱼居然也是肉食性的,非常让人惊喜。在路亚赤眼鳟时拟饵的选择也很讲究,拟饵的话不管是亮片,米诺还是波扒,它们在水中的泳姿都是有所差异的,不过从根本上讲都不外是在模仿小鱼小虾。在路亚赤眼鳟的时候,也要灵活选用拟饵,当然手法也很重要,要尽可能的使拟饵逼真的模仿小鱼小虾的泳姿,拟饵在钓点模仿的越逼真的,钓获赤眼鳟就越大。 当水面几乎没有反应时,试着沉水的小饵,试着放慢收饵速度,感受着每一圈收线,竿尖传来另一端的美妙“音符”。幸福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间,清晰的咬口,触电的感觉,如此而已。 |
- 上一篇
台钓初学者在使用鱼钩上的一个“误区”选倒刺钩还是无倒刺钩?
我们大多数朋友用的是有倒刺的各种鱼钩。倒刺钩我想起我小时候钓鱼,大家用的全部都是有倒刺的鱼钩,无倒刺钩主要是是防止钓上来的鱼吐钩逃逸和挂牢动物性鱼饵的作用?在它们被钩挂在鱼钩上由于疼痛会扭动,为了更好地保持活饵在鱼钩上的姿势,钓鱼人还发明了在钩干上带倒刺的鱼钩,有利于把鱼饵更好地固定在鱼钩上,有倒刺的鱼钩有它死死地把鱼钩住的好处,有倒刺的鱼钩,比没有倒刺的鱼钩对要放生的鱼有比较大的伤害。
- 下一篇
为什么路亚老是“空军”呢?一旦中鱼却很兴奋
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刚开始玩时一条鱼也没有上,而是我们没有玩路亚的环境,没有象外国那样因环保意识好而养笨了的笨鱼,也没有鱼密度比鱼塘还高的清澈河流,没有凶猛的路亚鱼种,鳜鱼等凶猛鱼种才是理想的路亚对象。就不要放弃美好的台钓而因追潮流去学习自寻烦恼的路亚钓。分析钓场的结构和鱼种不同季节、不同气温、天气、时间段会有什么生活习性、掠食习性、繁殖习性等,会先找水面上有明确结构的标点。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