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基础知识」 鱼的听觉和侧线,浑水摸鱼没那么容易
我在前两篇文章,讲述了鱼的视觉、味觉、嗅觉,相信钓友从中学到了不少提升钓鱼技巧知识,今天就鱼的听觉、侧线、痛觉讲解! 1、听觉 从外部看,鱼没有耳朵,然而并不是。鱼儿没有外耳和中耳的构造,只有内耳部分,埋在眼后方的头骨里。鱼类的听觉范围为16-13000赫,340~690赫范围是听音最清的区域;对音量的感觉与人差不多。如鲫鱼的听觉比较灵敏,这是因为鲫鱼除了一般 鱼都有的耳朵外,还有一组特殊小骨片,名叫韦伯器(鲤鱼、鲌鱼、鳊鱼等也是有),生在鳔与耳朵之间,前方连耳朵,后面与鳔相接。鳔是空的,与身体体壁紧密接触,因此水中的振动,必然通过体壁影响到鳔。鳔把接收到的振动加以放大,然后再通过上述那一组小骨片传到耳朵里去,这样鲫鱼就变得更“耳聪”了。 3、侧线 侧线的构造似地下铁道,通外方的小管可以比作许多车站的出入道,侧线管内间隔一定的距离分布着感受器,下方连接侧线神经(有些地方洗鱼时抽去白筋,这条白筋就是侧线神经),大小侧线管内充满了黏液。 侧线的功效有点儿像雷达。当石子投入水中,树叶落到水面,鱼的游动,人的走动,都可以使水产生振动这种振动波及侧线管内的感受器,感受器把信息通过侧线神经传到了脑部,鱼便会作出反应,或赶紧避开,或觉得“似曾相识”,不予理睬。 3、痛觉 鱼类有无痛觉,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鱼没有痛觉理由是被鱼钩扎伤的鱼仍然会不顾一切地去摄取钩上的钓饵。 |
- 上一篇
「鱼基础知识」 鱼的味觉嗅觉,装饵前要洗手,信不信看这里
鱼的味觉和嗅觉在寻找食物层面同视觉一样,把鱼的味觉和嗅觉严格区别开来,鱼对有些物质是靠嗅觉器官嗅出来的,而对另一些东西是通过味觉器官尝出来的,(1)味觉鱼的味觉器官是味蕾,只是鱼的味蕾主要分布区不在舌上,对咸味的感觉比人敏锐18倍。脱钩划破鱼的皮肤事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原因就是划破皮肤的那条鱼,从身上破损的地方渗出使同类感到害怕的物质。(2)嗅觉鱼的嗅觉器官就是鼻囊,有的鱼嗅觉很发达。
- 下一篇
「鱼基础知识」 鱼的分布范围与钓点选择,俗话说等鱼不如找鱼
鱼的分布范围情況也会变化而出现某类地点在某一季节有鱼,农地放出的涓涓细流经常招来鲫鱼顶水。鱼为何顶水原先与它的吸气效率相关。外流还通常产生较多的食物或是产生本水体中所缺少而鱼又钟爱的某类有机物。外流注入2、风、流与分布范围风吹在池塘或湖泊水面上,是因为风吹成的流把鱼吃的很多食物也送到了下风岸,3、季节与分布范围鱼是变温脊椎动物,岸边的水的温度比中间的水的温度上升得快。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