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野钓环境,饵料的味道浓重更好,还是清淡更好?

钓鱼知识游钓行2023-06-07

野钓中说饵料的重味道更好,还是清淡更好这个话题 ,在钓友中一定会有很大的争议,我这里不可能统一大家的认识,只是把我的认识做一个分享,给大家一个思考,或许我们就会更靠近客观的一面了。从而以正确的思路指导我们把正确的方法运用在钓鱼的实践中去。

我们先看饵料的味型,最常用的有腥和香两种味型,这两种味型是饵料中的主打味型。实践证明,商品饵中用到的无论那种香味型或者腥味型,都有诱鱼的作用。我们做窝的饵料无论是商品饵,还是纯粮食饵,入水后都多少会散发出自身的味道。只是有的味道大,有的味道小而已。如果我们是钓底层鱼,鱼来到窝子里,大部分是通过嗅觉感知到了味道才来到窝子里的。假设我们打的窝料是干玉米,远处嗅不到味道,而鱼只是路过窝子,只要能停留在窝子里,那也是鱼到了窝子之后,嗅到了玉米粒的味道了才会留下来。如果这个干玉米是塑料制作的假玉米粒,它自身没有玉米味道,哪怕外形再像玉米粒,那鱼也不会留在窝子里,更不会去吃这些没有丝毫味道的假玉米粒。因此,鱼是通过味道来识别食物的,而不是靠形状和状态来识别食物的。

这样一说是不是味道很重要呢?当然很重要。不仅味道很重要,而且浓度大的味道比浓度小的味道更重要。

因为饵料的味道越浓,味道越大,通过在水中的扩散就可以传导得越远。因此用味道浓烈窝料打窝就可以把更远的鱼诱到窝子里来。
(www.de62.coM)

我以前在没有总结出这个经验之前,窝料用的很清淡,钓饵用的也很清淡,上鱼需要等待的时间会很长。往往比同路的钓友上鱼慢。当我开始用味道浓度很大的饵料之后,上鱼的时间缩短了,往往比同路的钓友更先上鱼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很宝贵的,所以我坚信不管是窝料还是钓饵,鱼都喜欢吃味道更大的,它们不是不吃味道小的饵料,而是两种饵料放在一起,他们会首先吃那些味道更大的饵料。把味道大的饵料吃完了之后,才回去吃味道小的饵料。

说到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用味道浓、味道大的饵料,包括窝料和钓饵,是有前提条件的。什么前提条件呢?有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前提条件是,要分是天然味型中的味道还是人工化学合成味型中的味道。如果是天然味型中的味道再浓都可以,而且越浓越好,比如粮食酒泡制的各种窝料,不怕酒的度数有多浓。一见水就会被稀释,扩散很远,诱鱼效果很好。再比如,腥味中的天然虾粉、虾油,香味中天然果类浓缩小药等都不怕浓度大。这些自然界动植物提炼出来的味道再浓也不会死窝,通过水的稀释,无限扩散,有着很好的诱鱼效果。

而一部分人工合成的属于化学成分的小药,配置饵料时就不宜味道过大。否则大鱼不会进窝,容易出现死窝现象。

第二个前提条件是,要看你的目标鱼是中小型鱼类还是大型鱼类。如果目标鱼是中小型鱼类,个体偏小,水域中鱼的密度偏大,通过高浓度味道的饵料可以尽快、尽多地把鱼诱到窝子里来。而如果目标鱼是大个体的鱼,水域中鱼的密度偏小,靠味型浓重的饵料也很难诱到大鱼。而往往会诱来很多中小型个体的鱼,即使这些鱼把窝料吃干净了,也不一定能等来大鱼。所以钓大鱼需要窝量更多一些,更清淡一些的窝料,打窝后用更长的时间慢慢守钓。因此味道浓重的饵料不适合钓大鱼的。这并不是说大鱼不吃天然重味型的食物,吃肯定是要吃的,而是大鱼少,水广鱼稀,不可能在短时间靠重味型的饵料诱到鱼,所以没有必要,才是不用重味型饵料的主要原因。

说完了第二个前提条件之后,可能会有钓友说,还有第三个前提条件,就是小杂鱼多的水域不适合重味道的饵料。

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说对了一半。对于应对小杂鱼办法少的钓友,确实最好在小杂鱼太多的水域不要用味道浓重的饵料。因为会让这部分钓友会被小杂鱼闹窝弄得焦头烂额。

不过对于有办法应对小杂鱼闹窝的钓友,再多的小杂鱼,只要水域里有目标鱼,就仍然会使用味道浓重的窝料来诱鱼,只是在钓饵上做文章,就能够在小杂鱼多的水域中钓到目标鱼。关于这方面的方法我在以前的视频中分享过,有兴趣的钓友可以翻来看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