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水的河里做窝,能做到定点准确,窝料不被冲走,方法很简单
我们知道,钓鱼做窝是非常重要的,不管用什么方式做窝,只要有了窝,鱼就会聚拢,就更容易钓到鱼。如果说不做窝,仅仅靠钩上的钓饵,孤苦伶仃地在水底,虽然也能钓到鱼,但概率很低,那属于是碰运气,和做窝相比,鱼获通常会出现天差地别的不同。 我们知道,在静水中钓鱼不做窝的钓友很少,但在流水的河里,不做窝的钓友却不少见。他们不做窝的理由,就是窝料在水底站不稳,会被流水冲走,形不成窝子。这在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水下视频的观察下,以及根据河流表层流水和底层流水的速度不同的规律,我们应该有新的认知了。 既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证明以前的认知是错误的,同时又能证明现在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总是抱着以前错误的观点,而应该接受科技手段给我们带来的正确的现实存在。 我所说的流水河里上层水流和底层水流流速是不同的,是有依据的,虽然我没有自己测试过,但有人测试过,测试的结果是流水上层和底层的流速从上到下是递减的。表层水的流水最快,底层水的流速是最慢的。 为了更形象一些,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在一条河里的表层水面上有一个漂浮物,这个漂浮物随着水流是向下游移动的,这个漂浮物移动的速度,可以用简单的方法界定一下。我们从一数到十,代表十秒,看这个漂浮物,在十秒的时间能够向下游移动多远的距离。如果十秒时间向下游移动了一米,那么,根据表层水流速和水底流速是递减的规律,水底水的流速一定是远远低于表层水流速的。也就是说,表层水十秒钟可以流动一米,那么底层水可能流动的距离,就会根据水深的不同程度而不同。水越深,底层水流速就越慢。那么对于表层水流速十秒流动一米的话,三米深的水,流动基本就很慢了。这里没有一个测试结果,但给一个估值的话,底层水十秒钟移动不会超出0.5米,至少流速会减少一半。 虽然这个估值是不准确的,但根据表层水到底层水流速是递减的这一规律,却给我们在流水钓鱼打窝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这个规律不仅说明流水打窝有必要,而且还对做到准确定点打窝有了方法和信心。至少会认为,在缓流水的河里,打下去的窝料,在水底是完全可以滞留下来而不会被流水冲走,是可以形成窝子的。甚至我们还可以做到窝料的准确定点。比如,只要先保证窝料集中不散,穿过上层和中层流速较快的两个水层,到了底层,再让窝料散开,就可以避免窝料被水冲走而固定在水底了。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做到窝料准确定位。 |
- 上一篇
诱鱼进窝的硬核方法,有鱼进窝了,上鱼还难吗?
你也不会像喂鱼一样打了太多的窝料,大概率的问题是鱼没有进你的窝。在你们周围范围内的鱼就会先被诱到他的窝子里。不融水的物质再大的气味也无法在水中传播。如果气味不能在水中传播,就不会有诱鱼效果。实际上蕴含在不同物质中的气味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高有低,其气味在水中的传播能力越强。它的气味在水中扩散性并不好,就提高了中药气味在水中的扩散性,香味比腥味在水中的溶解度更高,所以香味在水中扩散性更好。
- 下一篇
铅坠上面的太空豆锁死与打开,到底哪个更好?争议太大
主线会从铅坠中心的孔中滑过,这就是大多数钓友喜欢跑铅钓法的原因。减小线组由强烈振动而导致的断线几率。并且一直坚持打开铅坠上面太空豆的钓友,他们对于自己铅坠上面的太空豆一直是锁死不动的,他们还是会把太空豆又撸到铅坠处重新把铅坠锁死。让铅坠活动没有任何意义。不会出现铅坠和铅坠下面太空豆瞬间分离的现象,不会因为打开了太空豆浮漂的动作就更大。因此打开铅坠上面的太空豆在这个问题上,当铅坠处于躺底时。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鱼群暴动!野钓打频率终极指南:从聚鱼到连杆,一篇文章讲透!
- 「干货」“近打窝子,远钓鱼”全攻略:窝料、钓点、技巧一步到位!
- 钓鱼先打窝还是先抛竿?揭秘高效钓鱼的正确顺序!
- 野钓大鲫鱼爆护秘籍大公开!告别空军,轻松化身“鲫鱼杀手”!
- 新手野钓第一步:不是下竿!高手到水边都先干这事
- 浙江台风过后留下一地鱼,老乡三轮车猛拉,吃不完可咋办?
- “金龙化身”?福建男子钓上“黄金鳗鱼”,全身金黄像是镀了金!
- 重庆男子钓到米级江团,10多斤重!这鱼能“鲜掉眉毛”?
- 通线单钩配双铅,一钓一个不吱声,野钓鲤鱼的“绝杀线组”
- 野钓喜欢玩大跑铅的注意了!这几件事不做好,鱼获少一半
- 自制“果香玉米”又立大功!喜提3斤大鳊鱼一个
- 夏季野钓大鲫鱼的4句经典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