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盲目起大早不上鱼,吃了早饭到水边连竿上鱼,溶氧变化是答案

钓鱼知识游钓行2023-06-07

影响鱼类活动和生存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溶氧量,一个是水温。虽然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鱼来讲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溶氧量的变化更直接影响着鱼的活跃度和觅食的欲望。

我们钓鱼人如果不了解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原因和规律,那么,钓鱼就是就是一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了,当你能钓到鱼的时候,甚至能钓到很多鱼的时候,不知道为啥这个鱼咋这么好钓;当你很难钓到鱼,经常空军的时候,又不知道这个鱼为啥这么难钓?你可能苦思冥想找过原因,但可能把钓不到鱼的原因找错了。比如钓位的原因、饵料的原因,甚至会认为是线组的问题,调钓的问题等等。

今天我想告诉不了解和没有思考过溶氧问题的钓友,在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夏季钓鱼,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是影响鱼活跃度,影响鱼觅食欲望的最大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www.dE62.com)

如果你了解了不同水域中水质的不同,其溶氧量是不同的;了解了同一水域在一天内的溶氧量也是随着阳光、温度、阴雨、风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了解了白天夜晚随着日出日落,溶氧量起伏变化的峰值高点和低点是曲线变化的。那么,你会明明白白地钓鱼,就会安排溶氧量最丰富、鱼觅食欲望最强、最适合钓鱼的时段出钓。就不会在溶氧量很低、鱼活性很低、没有觅食欲望、鱼不开口的时段盲目出钓,在水边无效守钓,白白浪费时光。

下面我就把夏季包括初秋季节,不同水域,一昼夜内溶氧量的变化分享给钓友们,以便大家在最适合钓鱼的时段外出钓鱼。

先说一说,不同水质的水域,溶氧量有差别,鱼开口时间有差别,出钓时间也应该有差别。

我这里只说规律和原则,不说具体数据,因为水质在不同水域差别是很大的,不能一概而论,但规律或原则是一样的。比如,水体中浮游动物越多,水质越差,溶氧量越低。水中藻类、水草植物越密集,夜间溶氧量就越低等等。

如果从钓鱼的角度讲,需要从一天溶氧量的变化说起才有意义,才能够指导我们钓鱼人何时出钓才更容易钓到鱼,避免钓不到鱼的时间出钓。

先从天刚亮说起,天亮的过程,就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过程,阳光和水体中的藻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所以随着阳光和藻类的持续作用,溶氧量在天亮之后逐渐增多。因此天亮之后,当水温还没有大幅上升之前的这一个时段,也就是天亮之后到上午10点前,是鱼到岸边积极觅食的一个时段。

当然,说天亮到10点前这一个时段是鱼开口,容易上鱼的时段,是一个由溶氧量和水温所决定的一个总体规律。如果要细分的话,还要看水质的好坏,影响着鱼开口的时间有早有晚。

比如水质很好的大水库,浮游动物较少,夜间所耗掉的溶氧就少,水中溶氧不会很低,那么天亮之后通过阳光和藻类植物光合作用溶氧量增高很快。加之大水面和空气接触面积大,空气中的氧通过风和波浪作用也能渗压到水体中一部分。所以天亮一会儿,鱼眼从黑夜到天亮的适应期一过,马上就活跃起来,开始来到岸边觅食。因此在大水面水质好的水域,可以在天亮之前就来到水边做好准备,打好窝,天一亮就可以开钓。

如果是水质很差的小水面,由于水中浮游动物太多,太密集,经过一夜对水体的溶氧消耗过多,水中溶氧过低,即使天亮后阳光和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氧,但要使溶氧达到鱼活跃的程度,比如达到5mg/L以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有的小水面天亮两三个小时之后,鱼才开始开口,就是因为水质差,夜间溶氧过低,第二天需要更长时间的光合作用,才能让鱼活跃起来的原因。

因此在这种水质很差的水域,你就不需要辛辛苦苦在天亮之前起个大早来到水边了。可以睡个懒觉,不慌不忙,晚点来到水边,你的鱼获不会比天亮以前就来到水边的钓友少。如果你技高一筹,鱼获还可能比早来的钓友多呢!

因此,是起个大早还是晚一些来到水边,不是凭你的心情冲动而定,而是在了解了水域的水质之后再决定出钓的时间,这是不是更科学呢?

由于视频时间不宜过长,接下来要说的中午时段、下午时段和野钓时段,怎样按溶氧量的变化,科学地安排出钓时间,咱们下个视频再分享,有兴趣的朋友敬请期待。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