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麦粒,最容易上鱼的三种方法,从此你会爱上用麦粒钓鱼
麦粒钓鱼有点像玉米粒钓鱼,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欢用麦粒钓鱼的钓友,经常是鱼获盆满钵满,而另一部分钓友尝试用麦粒钓鱼却总是落得个空军的尴尬结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虽然原因很多,但除了天气,钓位出现了时间上和空间的错位之外,更多的恐怕是方法和细节上的原因了。 据我的了解和积累的经验,几大把麦粒打在窝点,双钩挂上麦粒,然后死守,这样的钓法,在鱼的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等上一阵或几个小时,一旦发窝,钓到鱼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水广鱼稀的野钓环境中,这种方法更多的时候是鱼获廖廖,甚至空军。这种不如人意的结果多出现几次,自然会对麦粒钓鱼产生怀疑。这麦粒鱼会吃吗?能钓到鱼吗?种种疑虑油然而生。 我想告诉有顾虑的钓友,前几年用麦粒钓鱼的钓友很少,这几年通过网络视频或文章的广泛传播,用麦粒钓鱼的钓友是越来越多了,一部分过去怀疑的钓友通过方法的掌握和实战,解除了疑虑,爱上了用麦粒钓鱼,甚至成了用麦粒钓鱼的高手。前两年我就没有少发关于麦粒钓鱼方法的视频,包括麦粒制作方法。应该说也影响到一部分钓友,使他们学会和掌握了麦粒钓鱼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今天我再一次把我用麦粒钓鱼的一点小经验,分享给还在怀疑麦粒钓鱼效果的钓友,在钓不到鱼的时候把这个方法拿来试一试,看会不会见效。如果有效果回来给我反馈一下,我好把这个反馈告诉更多的钓友,让他们也掌握这个方法,钓到更多的鱼。 方法不说不知道,一说其实很简单。下面我分别说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 只是细节有点差异,可以根据水情鱼情分别尝试一下。 一,双钩挂麦粒钓鱼,子线上搓饵球诱鱼。 这个方法主要在静水或微走水的环境中作钓。可以不单独打窝,即使要打窝,麦粒的量宜少不宜多。不要超过50克,控制在30克左右即可。双钩挂麦粒,钩尖露出来。然后搓两个花生米大小的饵球,捏在钩柄上方的子线上,这样饵球到水底之后就会很快脱落,起到融化扩散诱鱼的作用,即使有小杂鱼抢食,也不会反应在浮漂上。一旦有大个体的目标鱼进窝,见到麦粒是必吃的。这里注意子线上捏的饵球状态不能太黏太硬,要松散一些,便于入水到底之后在短时间内融化扩散。 二,下钩挂麦粒,上钩搓小饵球。如果你还想大小鱼兼顾,可以下钩挂麦粒,上钩搓小饵球,但同时在麦粒上方的子线上也要捏上饵球,这一点很重要,主要是要通过子线上的这个饵球融化扩散,更快地诱到鱼。如果仅仅用麦粒诱鱼,或者只用上钩的小饵球诱鱼,量不够,融化扩散较慢,达不到诱鱼的效果。用麦粒钓鱼,加上粉饵诱鱼才是用麦粒钓鱼的好方法。 三,双钩挂麦粒,在长子线上捏大饵球。这个方法主要适合流水中钓闷竿钓法。由于流水属于强流水,水流较急,子线上捏的饵球较小的话,很快被水流冲散,诱鱼效果不好。加大饵球,把饵球捏的像核桃大小,状态开的适当黏一些,让饵球在水底融化和停留时间长一些。这样才能在流水的情况下形成窝子,把鱼集中在钩饵附近,更容易吃到双钩上的麦粒。 当然如果在子线上捏大饵球捏不好,没有掌握方法,容易在抛竿的过程中脱落,那么可以采用下钩挂麦粒,上钩捏上大饵球。这样有钩的依托,抛竿时大饵球就不容易脱落了 。 当然,也可以双钩挂麦粒,在上钩的麦粒上再捏上大饵球。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相信运用了以上方法,只要水域有鱼,鱼也是开口的,那么,就应该会钓到令你满意的鱼获。 |
- 上一篇
谚语“夏钓潭”,按科学方法解析这个“潭”应该是多深?
水越深水温越低的规律;按照鱼在水中能够承受最低溶氧量极限的规律;在水域哪一个深度最适合大鱼的栖息和生存,那么这个水层一定是大鱼栖息和活动时间最长的。夏季水面表层由于风的作用常处于动态,把鱼和水中溶氧量的关系引进来就好理解了。我们再引入一个水温和鱼的关系。水温是随着水层的不断加深而递减的,也就是越深的水层水温越低。正因为有溶氧量和水温的影响,鱼会找到一个溶氧量,肯定比浅水更适合鱼的需要了。
- 下一篇
盲目起大早不上鱼,吃了早饭到水边连竿上鱼,溶氧变化是答案
溶氧量的变化更直接影响着鱼的活跃度和觅食的欲望。我们钓鱼人如果不了解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原因和规律,但可能把钓不到鱼的原因找错了。今天我想告诉不了解和没有思考过溶氧问题的钓友,影响鱼觅食欲望的最大因素,了解了同一水域在一天内的溶氧量也是随着阳光、温度、阴雨、风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就会安排溶氧量最丰富、鱼觅食欲望最强、最适合钓鱼的时段出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