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怎么这么容易上鱼,到底是新手光环,还是把钓鱼搞复杂了
新手钓鱼总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那就是随便怎么钓都能钓到鱼,总能让周围的很多老钓友投来羡慕的眼光和诧异的眼神,我们就分析分析为何新手钓鱼这么神奇。 首先从装备上,新钓友入坑还不适应大包小包的渔具翻山越岭,总是拿着趁手的东西就直奔钓位,这就缩短了老钓友支钓台,摆钓具的时间,能抢先一步下竿。 第二是钓位的选择,我相信大部分新入坑的钓友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扎,哪里有人上鱼就往哪里去,或者捡别人的窝子,这样的优势就在于不要现打窝后在慢慢等发窝,而老钓友喜欢自己打理一块属于自己的钓位,安静的等待鱼儿上钩,这样虽然很舒适,但等发窝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第三是对于目标鱼的选择,新钓友钓鱼不管是什么鱼,只要是鱼就行,小到鳑鲏爬地虎,大到鲤鱼草鱼,完全不挑食,你来什么,我钓什么,所以鱼获总是很多,但都很杂,反观老钓友就完全不一样,他们出门钓鱼前就想好了钓什么鱼,优先排除了其他鱼类,所以有时候一天下来一条也没钓到。 第四就是调漂方式,新钓友调漂简单粗暴,重铅躺底,浮漂露几目就钓几目,管他怎么样,反正黑漂就提竿,这样虽然钓的很顿,但对于喜欢头朝下拱的鲫鱼鲤鱼来说就非常合适,而且这样钓的是死口,频率低,不惊鱼,等到鱼来为止,所以新钓友非常容易钓到大板鲫鲤鱼之类的鱼种 反观老钓友是真的热衷于调漂,精修细剪,还喜欢用吃铅量小的浮漂,这样虽然会很灵敏,但在野钓中并不适用,野钓环境非常复杂,鱼的种类也齐全,过于追求灵敏有时候不但打不准口,频繁的起竿抛竿还容易把鱼惊走。 第五是饵料搭配,新钓友钓鱼要么饵料啥鱼都钓,要么蚯蚓钓地,要么玉米钓鲤草鳊,打窝一般都是以谷物为主,天女散花般打在资金窝点周围两三米范围,这样的缺点是窝太散,鱼儿不聚窝,优点是吸引鱼的范围又广阔了一点,因为窝料饵料的聚鱼范围有限,就像精准打窝能把5米以外的鱼聚到窝点1米以内,而天女散花般打窝方式则是把10米内的鱼吸引到方圆四五米的窝点里。 第六是新钓友对钓鱼的热情程度,新钓友钓鱼是非常兴奋的,左边钓了右边钓,石头上钓,踩水里钓,这样东一竿西一竿的很容易歪打正着,毕竟野外的鱼活动性也好,新钓友就犹如追着鱼钓一样。 而老钓友喜欢稳如泰山的坐在钓位想办法把鱼吸引过来,加上东西多了也没办法高频率的换钓位。 第七是对于天气的选择,新钓友是今天想钓就去钓,管他刮风下雨,说去就去了,老钓会友会注意连续几天的天气和气温变化在考虑该不该去钓鱼。 其实对于新钓友总有好鱼获的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等钓技慢慢提升,鱼获虽然会变少,但也会变更加稳定,因为当你钓了一段时间鱼了之后,你会有目标鱼种了,已经不是那个钓几十上百个白条都会开心很久的人了。 说白了就是钓的久了,普通的鱼已经不能满足了,就想钓点喜欢的鱼,那么在垂钓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过滤掉其他不想钓的鱼种。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说“钓技越好,打龟越多”并不准确,只是需求变化了而已。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同的见解欢迎探讨。 |
- 上一篇
鱼钩越小越好就是误区,小鱼用小钩完全不可取,摘钩都能把你摘哭
鱼钩的选择很多人都倾向于小钩,鱼钩大小需要分鱼种来选择,看看哪些不需要小钩,起码需要袖4及以上的鱼钩,不要担心鱼钩大了会挡口,其实像白条完全可以用袖4袖5无刺,鱼钩大了总是有口打不着,没倒刺又喜欢跑鱼,钓两米左右的时候你会发现鱼更多,这么小的鱼你准备钓来做鱼酱?再说钓白条对于鱼钩有无倒刺的问题,有的钓友在钓白条的时候容易跑鱼,明明都把鱼拉出水面了,这时候可能就感觉没挂牢,感觉跑鱼的情况更多了。
- 下一篇
短节鱼竿怎么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明明携带方便还好收纳
我相信台钓钓龄十几年的老钓友都用过短节杆,小小的竿包里整整齐齐码着数根鱼竿,不妨拿短节杆和长节竿来做做对比。短节杆材料比长节竿多了足足70到80里面,就是短节所有竿节的总尺寸与长节竿的一致,最后实际拼出的成品整竿长度就缩减了,所以有时候你明明买的4米5的短节杆,这种情况一般都出现在价格比较低的短节杆上面。实际上是牺牲了鱼竿的调性,要是保证强度和硬度的话就会越重。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