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看不清浮漂就抓不到鱼口,放大漂尾看的更清,还能保持灵敏度

钓鱼知识佚名2023-06-13

浮漂是钓鱼必不可少的配件,样式也是多种多样,小到钓趴地虎,大到钓青鲟,都有各自应对的款式。

但是随着钓鱼人的内卷,鱼竿越用越长,小小的浮漂在远距离的地方就因为看不清吃口而白白错失了中鱼机会,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能让你看的更清的浮漂款式。

第一种就是漂尾加粗,对比传统细尾漂,这种浮漂在最顶上的两目到四目进行了加粗处理,根据吃铅量,甚至可以加粗到8到10倍,可以让你在使用8米1以上的鱼竿时看的更加清楚,这种浮漂的调漂方式一般都是只钓2到4目,因为漂尾加粗肯定会影响一定的灵敏度,只能钓的更加灵敏来应对这种情况。而且使用这种漂的时候几乎都是在蹲守,要么不上鱼,要上鱼就是大物。

第二种是阴天专属浮漂,在光线不充足,反光,太阳斜晒的时候用同一颜色的漂尾让它更加明显,中间那一目红色更是让你能随时掌控鱼口的情况,犹如画龙点睛之效,一般在调漂的时候可以钓红色往下那一目就够了,红目一消失就提竿。

第三种是扁尾漂,这种浮漂的漂尾是扁扁的,看起来比其他目数更加醒目,灵敏度也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黑坑4米5以内的鱼竿常用的比较多,但是在野钓使用长竿的时候就显得有点鸡肋了,因为野钓环境多样化,吹风与水浪都可能让他改变方向让更细的一面对着你,这样就更加不清楚了,这只适合在风平浪静短尺寸鱼竿的环境里使用。野钓场景重使用还是不太适合。

第四种是醒目豆浮漂,这种浮漂有两颗醒目豆,上面那颗是固定的,下面这颗可随意滑动,当有口的时候通过观察下颗醒目豆与上面那颗醒目豆的距离判断鱼口,一般在使用这种浮漂的时候基本都在大水面垂钓环境中,比如8米1的竿子20米的线组,或者更长,环境也复杂,各种不利因素导致无法看清浮漂的时候就只能选用醒目豆浮漂了。他的目标更加清晰,更容易掌控,缺点就是细微的鱼口几乎都可以放弃了,一般都只能钓死口,调漂方式的话建议钓的目数多一点,尽量降低风浪对其的影响。不然一个小浪过来,醒目豆一上浮就两颗撞一起了。这样会造成很多错误的判断。

第五种是螺旋尾浮漂,可以仔细观察下图

这种浮漂的漂尾部是螺旋状,看起来就和漂目加粗的效果一样,不管从哪个方位看,他都非常明显,但不同的是首先他没有增加浮漂的重量,其次是螺旋尾并不会过多影响浮漂的灵敏度,称得上是一箭双雕,既能醒目又能灵敏,但价格对比以上几款浮漂都会略微贵一点,这种浮漂的调漂方式都是比较简单的,与正常浮漂的方式一样,算是这几种浮漂里解决看不清漂问题的最优选择。

最后就是电子漂了,作为一个钓鱼人,夜钓肯定也是偶尔会去的,那到了晚上视线更是受了影响,如果又不愿意支激光灯的话,那就只能选择夜光漂了,夜光漂常见的是咬钩变色和常亮型,关于这两种漂的选择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在我认为,能看清目数的情况下,常亮型是优于咬钩变色的,因为他能让你更加清楚的了解鱼口,如果看不清目数就直接选择咬钩变色,既然连目数都看不清了,就只能靠咬钩变色来随时掌控水底情况了,但缺点也是明显的,本来就看不清,一变色就更加看不清了,所以在调漂的时候尽量只钓2到4目,这样当浮漂变色后,能更加明显的观察浮漂是在上顶还是在下沉。从而决定该不该抓口。

当然了,夜钓还有夜光豆和小灯可以使用,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浮漂该怎么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垂钓环境,在能看清的情况下,会有更多选择,但是看不清的时候选择就会少了很多,加上现在钓鱼人也是越来越卷,你用6米3的,他用7米2的,后来的又用8米1的,就开始越用越长,一长就看不清漂,而且野钓环境也是非常复杂,刮风下雨也是常态,应对方式也只能随机应变。

在就是关于浮漂的灵敏度,其实灵敏度更多的取决于自己的调校,不管是几块钱的浮漂还是几百的,会调校的都能调的非常灵敏,不会调的再贵的浮漂都调的不如绑块泡沫钓。

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喜欢的可以点点关注。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