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说浙江省一直走在全国的前例。
作为省城的杭州市,更是下大力气整治河道。在杭州郊区的大小河道,经常可见钓鱼大军。
河里的鱼,在水面窜动游浮的,是被当地人称为“窜条子”的浮鲢,十多厘米的细长身条,行动起来非常迅速,常成群游在浅水区上层,这儿那儿随处可见,稍受惊扰就倏然逸去。
这种扁薄修长的窜条鱼,钓鱼人不喜欢,吃,它没有肉;观赏,它长得也不好看,没人有兴趣把它养在鱼缸里。钓鱼人意在河里的大鱼。
杭州的环城水系,还有不少偏僻地儿的野汊子旧河沟,那里长水草,生莲藕,两岸芦苇茂密。
沿河走去,常能突然听到河水里发出“扑啦”一声,随之就能看到大水花翻起,一条尺把长的鱼一跃而起,身向后翻,露出白白的鱼腹。这才是钓鱼人想钓的大鱼。
赶上佛道两教放生,钓鱼的人更是不约而同执竿前往垂钓。
有组织有来头的大寺庙、大道观放生,规模是很可观的。
市里的大寺庙喜欢在河宽水深的地方放生,那年冬天,寺院选中了郊区的一处水域后,便用车运来一袋子又一袋子锦鲤,据说价值五万,并召集善男信女来放生处讲法诵经,讲说放生的意义,最后才把这些锦鲤倾进河水里。
那些颜色红红白白仪态出众的锦鲤,纷纷摇头摆尾游进湖水去了。
放完生,还要留下一两个人看守水面半天,阻止钓鱼的人去钓锦鲤,以确保那些放生的锦鲤们四散游开。
信众放生锦鲤的消息很快在钓鱼人中传开,候到看守水面的和尚一走,钓鱼的人就各自找地儿争先恐后撒鱼饵甩钩开钓了。
日常钓鱼者绝大多数是男人,也有极少数女人,其中就有方大嫂——长腿细胳膊的一个妇人,眉眼也长得好看,就是不喜欢着家,一得空闲就跑去河边钓鱼。
女人钓鱼,一般多是跟着老公、朋友或者情人,玩儿得多,看着看着就手痒了,抓过竿子有样学样地挂铒、甩钩,旁边还要摆上啤酒、小吃。
对她们来说,钓上鱼更好,钓不上也没有关系,图的是个高兴。不过方大嫂是个正经钓鱼人,来去独行,一身行头,全套钓鱼设备,拣那僻静处,在河边稳稳一坐,双眼痴看水面,半天不动。本地钓鱼人都不跟方大嫂坐一块儿钓鱼。
岸边地湿、泥土色重,芦苇挤挤挨挨,几乎密不透风,水边锈青色的水草,条条缕缕团团块块,总也纠缠不清。
再远点儿,是密密麻麻的荷叶,高一层低一层的,茎干通直交互错生,把一段河道都堵满了。有种细长腿的小生物,把自己高高地撑起,在水皮子上滑冰般跑得飞快,当地人叫它“水拖车”,怎么跑也沉不进水里去。
河里不止有鱼,还有不少龟,某年某局买了好多龟苗,放进河里繁育,让它们给绕城水系增加活色。
河里还有那种褐麻色的野鸭子,小体量,不近人,总给人一种形单影只的印象,在河里游着游着,突然一个猛子扎下水去,不大会儿,就从不远处冒出来。
有时也仨俩结伴,芦苇丛里栖身。
别人钓鱼,一般只要大的,小的比如“窜条子”,会放回河里去。方大嫂钓鱼,看着一条条钓上来,有大有小,收竿回家时,鱼桶里一条也没有,她全部放回河里去了。
要是钓上锦鲤,她立即摘钩放生。一天天在河边消磨着时间,一条鱼也带不回家的方大嫂,回到家里后,她老公还得赔着笑脸好吃好喝地照应她,看鱼饵少了,紧着给她买鱼饵,哪里有新式钓竿,一支支地弄过来讨方大嫂开心。
某天,一个外地来钓鱼的男人跟方大嫂坐一块儿钓鱼,钓到傍晚,看方大嫂收拾渔具回家时,把鱼桶里好几条斤把重的鱼全倒回河里,那人就惋惜:“你辛苦钓上的鱼,不要给我多好,我这半天没钓上一条大点的。”
没想到方大嫂却说:“你以为我真是在钓鱼?我是怕我儿子孤单,在这儿陪着他。”
男人一愣,看看昏黄黄的夕阳,又看看白蒙蒙的河面,河上水汽上来了:“你儿子在哪儿?”
方大嫂的声音也白蒙蒙的:“我儿子为了救落水的儿童,自己在河里淹死了,那年他16岁。”
男人听后,对方大嫂肃然起敬,急忙收拾钓具爬上岸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