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野钓鲫鱼时,为啥老年组干不过青年组?

钓鱼知识垂钓杂志2023-06-16

鲫鱼是比较常见的鱼种,很多人喜欢把鲫鱼作为目标鱼,但是在垂钓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即老年组明显干不过青年组。

要是钓鲤鱼草鱼等鱼种,老年组有优势,但是一旦坐在一起钓鲫鱼,年龄大的基本不会赢。

我分析一下,觉得原因在于年纪大的钓友过于相信自己钓鲤鱼、草鱼的经验,以至于钓鲫鱼和钓鲤鱼的区别仅在于钓组的粗细上。

其他的技术节点我先不说,单说钓鲤鱼、草鱼的换饵频率和窝料的关系就不适合钓鲫鱼。

钓鱼都要打窝子,这已然如同鱼竿一般不可或缺了。

那么,打完窝子就要慢慢地充满耐心地等着鲫鱼过来?这就错了。

并不是钓鲫鱼没必要打窝子,而是钓鲫鱼绝不能像钓鲤鱼那样过于依赖窝子,在我们常钓的对象鱼中,钓鲫鱼最能体现出诱钓结合的重要性。

诱得到位了,在水库不打窝子一样能很好地钓鲫鱼,关键在于鱼饵的状态和换饵的频率。

我在水库用手竿钓鲫鱼从来不打窝子,不论哪个季节,但是我的收获总能令自己满意。

我的钓法就是现在年轻人都掌握得比较好的钓法——雾化状态恰到好处的面饵配合稳定的换饵频率,即靠鱼钩带饵,一竿一竿地把窝子抽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一天,其实也挺难的。

在这里,我要和那些老年组的老钓友们解释一下,抽窝子为什么比打窝子后单纯地等鱼上钩的上鱼率要高。

在水库不打窝子一样能很好地钓鲫鱼,关键在于鱼饵的状态和换饵的频率。

打窝子就是为了诱鱼。

抽窝子时,每一竿都带着两小粒鱼饵,换饵后这两粒鱼饵就留在了窝内,也起到诱鱼的作用。

表面看来,窝料的饵团量大,目标也大,容易被鱼发现。如同大地里的一个南瓜和一株草莓,肯定是南瓜更容易被发现。

南瓜就好比窝料团,草莓就相当于鱼饵。

窝料团覆盖的面积更大,被鱼发现的机会就更多,诱惑效果应该会更好。这是老钓友的理解,看起来没毛病。

不过,他们可能忽略了鲫鱼食量很小这一细节。

鲫鱼在窝料上嘬上几口可能就饱了,另外,覆盖面积大就意味着食物分散,面对分散的食物,鱼嘬几口就走了。

上述两种情况一旦变成现实,被诱来的鲫鱼就算较多,钓饵被发现的几率又能有多大?

相较来说,用竿子抽出来的窝子就不存在上述劣势。

抽窝抛竿时,钓组的落点更准,这是很基础的东西,不用细说。

别小看了每一竿带进去的两小粒鱼饵,它们虽小,但落点集中。

被诱过来的鱼实际上就被诱到了固定的落点上,因此更容易发现钓饵。

说到这里,老年组的钓友会提问:被诱过来的鲫鱼难道不会吃那些散落的钓饵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换饵时那些被抖落到窝内的饵料完全是呈雾状存在的,并不是实体。

就像我们闻到炖肉的味道,很诱人,但是靠闻味是不能饱人的。

而钩上的钓饵却是唯一的实体,进窝的鱼哪怕不多也很容易咬钩。

钓鲫鱼时,抽窝子比打窝子后单纯地等鱼上钩的上鱼率要高

还有,打窝的量、补窝的量,以及补窝周期不好把握。

从打窝开始说,窝料投进去后不久鱼就会进窝,但是浮标依旧安静。

就像我刚说的那样,鲫鱼或其他进窝的各种鱼类都会被更醒目的窝料吸引,然后它们纷纷进食,窝料会渐渐减少,这时钓饵才可能被发现,进而出现标相,其中以小鱼闹钩居多,这是正常现象。

然后小鱼越闹越厉害,这说明窝料已经少到了一定程度或者消失殆尽了。

窝子里到底还有没有窝料,还有多少,这很难判断;补不补窝?补多少,也是个难题。

补得多了,浮标会立刻安静下来,闹钩最凶的小杂鱼都不闹钩了,是不是鲫鱼吃到钓饵的机会也同样小?补得少呢?这倒是个办法,但是具体的量又是多少?下次补窝又是什么时候?

这些都无法精确把握,无法精确把握就不能有效提高上鱼率,就会耽误宝贵的时间。

换饵频率稳定,上鱼的频率通常也是有很强的节奏感的,虽然会出现“爆连”的现象,但总体还是稳定的。

因为诱饵虽小,却源源不断,这个源源不断的诱惑会转换成持续的上鱼节奏,孰优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关于恰到好处的鱼饵状态。

很多人对于鱼饵的状态感到懵懵懂懂,他们只知道最佳的诱鱼状态,却忽略了最佳的使用状态。实际上,鱼饵的最佳使用状态才是恰到好处的状态。

打比方说,在家中做试验,一款鱼饵开好后,其雾化速度和附钩性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应该就是所谓的最佳雾化状态。

但是,请别忽略了实战,在实际钓鱼的时候,不论是野钓还是黑坑,总会有外部干扰,小杂鱼就是最值得注意的。

家中试验得到的最理想的状态,在遭到不同程度的外力干扰后,还会是最佳状态吗?不是了。

最佳的使用状态才是最适应鱼情的状态,它可以突破小杂鱼的围追堵截,让钓饵安全落底(或者到达预定水层)并且保留一定时间,这才是最佳的使用状态。

理论上的最佳状态,未必是使用上的最佳状态。

若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换饵频率,那么上鱼的频率通常也是有很强的节奏感的

关于换饵的频率。换饵频率不完全是机械的(最慢也不要超过5分钟,这是最慢的极限),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口,所以换饵是机械的和枯燥的,但是随着有鱼进窝,标相出现(包括小杂鱼制造的标相),人就会提竿。

这时,机械的换饵频率就会被打破,变得抑扬顿挫、时快时慢,人也不再枯燥。

这时,我们要克服的不是最初的枯燥情绪,而是在寻找标相规律的时候该提竿就提竿,绝不能因为空竿多而手懒。

这样坚持钓下去,目标鱼就来了。关键是要有耐心。

还有一种取巧的办法,并不足取。

有的人在完成调钓之后,会用鱼竿带几团大饵抛到钓点,认为这样可以加快诱鱼的速度。

我以前也这样做,但是效果不理想。

因为调钓后只有挂上标准大小的鱼饵,整个钓组的浮力和重量才是平衡的,饵团加大后钓组重量增加,这个平衡被打破,浮标会没入水中,也就是说,这两团大钓饵的落点并不是垂钓时的落点,即使有鱼被诱来,也和施钓时的钓饵存在距离。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挂上标准大小的鱼饵,在浮标到位后就提竿,连续拉上三五竿就可以正常垂钓了。
(www.de62.com)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