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打窝切忌打过量

钓鱼知识垂钓杂志2023-06-16

钓鱼打窝子司空见惯,目前,我们打窝子所用的窝料大多是玉米、小米、大米等天然谷物。很多人为了提高自制窝料的诱鱼性,会往里面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白酒、药酒、香精等,经泡制、发酵后再使用,或直接购买经过发酵的气味浓烈的商品窝料。

在垂钓时,为了快速诱鱼进窝,很多人容易过量打窝,造成窝子里窝料过多,气味过浓,结果长时间窝子里没口却不知何故。

其实,这个问题当中存在着一种关系,即窝子的气味浓度与鱼类所能接受的浓度的对应关系。

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关系,即便鱼类被诱来,也会因窝子里气味太冲,远远超过了鱼类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导致鱼类只在窝子外徘徊。

所以,有些钓友有时能看到窝边鱼星直泛,窝中却没口,搞得一头雾水。其实,我在这方面也是有过教训的。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们一行三人找到一个约3千米长、30多米宽、2米深的排灌沟。通过从草区传出的鲫鱼咋嘴声和水面鱼星的判断,水里的鲫鱼较多,看到这样的环境,我们迫不及待地打窝子、支起装备。诱饵是药酒泡碎大米,由于头天晚上在倒药酒的时候没注意,倒得太多,以至于打窝的时候,碎米倒在手上还水糊糊的。

考虑到鲫鱼的密度大、消耗窝料多,为了快诱鱼、多聚鱼,我又有意识地加大了每个窝子的窝料量。

打完窝子后,本以为鲫鱼肯定会很快进窝,可是等了半个小时,窝子里既无鱼星,也无鱼吃钩,其他人却已经接连上鱼了,这让我大感意外。

随后我发现,窝子外约半米处不断有鱼星冒出。"怪了!鱼怎么不进窝呢?"我又检查其他窝子,也是一样。"是诱饵不香?"我抓了一把闻了闻,一股刺鼻的香味让我自己都感到难受。"是酒气太冲,鱼不愿意进窝?"

为了弄个明白,我又在手心里放了一小撮诱饵,打到同样远的另一处位置,过了不到10分钟,窝子里果然出现鱼星,并且越来越多。"有门!"

我立即移竿入窝,马上就有鲫鱼咬钩,20分钟钓了20多条鲫鱼(那时候玩的是传统钓)。之后,吃口开始明显减少,我又及时补了等量的窝子,鱼星又开始多了起来。  

尽管这边吃口很好,可我还是不忘最初打的那几个重窝子,毕竟打了那么多的酒米下去。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窝子中心刚刚出现零星的鱼星。

当我把后补的那个窝子钓完后,再看最开始的窝子,已是满窝鱼星。我一下子忙了起来,各个窝子轮流钓,鱼星始终不断,每个窝子都钓了近两小时,鱼口才开始变慢。  

回家的路上,我将当天的情况与钓友进行了交流,他们却笑我扯淡:"都说料子不香不上鱼,哪有越香反而越不上鱼的,可能是鱼群没游到你窝子里吧?"

打窝要有度,过犹不及

带着疑惑,我决心专门做一个试验。于是,当我第二次用药酒泡料子时,我有意将碎米分装到两个塑料袋,以1斤碎米为度,袋子里分别倒入一至三瓶盖不等的药酒,到了水边每隔3米打一个窝子。

经观察发现,窝子用量越少、浓度越底的,上窝的速度较其他的越快,但留鱼时间相对较短。

反之,窝料用量越大、浓度越大的,上窝速度就越慢,但留鱼的时间长。后来的多次垂钓都验证了我的这一发现。

现在,为了节约上鱼时间,我都是打一大一小两个窝子,先钓浓度低、窝料量较少的小窝子,后钓浓度高、窝料量多的大窝子。

关于过量打窝子,我又想起2017年夏季的一次经历。当天,我钓一条小河,河岸是石头砌的平台,水既浅又肥,小鲫鱼颇多。

我们几个玩台钓的都没有打窝子,只是用大饵团抽窝子。不远处后来了一位玩传统钓的老者,他用手撒了好几把窝料,我们都笑他是"放粮官"。

那天天气很热,鱼口一直不好,到了中午,原本近十个人的河边就剩下我一个。我也坐不住了,收拾东西回家。

沿河边往回走时,我看到河边有一小堆新鲜的泥土,想来是那个用蚯蚓玩传统钓老者的钓位。

我下意识地往前方的水里扫了一眼,只见一小片鲫鱼泡在不断泛起。我连忙重新支起装备,开饵、下竿找底,不一会儿就有鲫鱼上钩,大小都在1两左右。

我一直钓,钓了约3斤多的鲫鱼,窝子里才慢慢停口。鱼获虽然不多,却驱散了我一上午郁闷的心情,让我回味多年。

事后我分析,当天气温高、水肥,固然是鱼情不好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位老者窝子打得太大,鱼进窝子很慢,而他性子又急,还没等到鱼进窝子开口便走了,最终让我捡了个便宜。

钓鱼时,窝子里要有一定的气味才会产生诱鱼效果,不过凡事都有度,如果把人的意志强加给鱼,或以人的喜好去使用窝料,认为窝子打得越大、气味越浓烈,诱鱼就越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钓者要根据垂钓的场地、水情,鱼的个体大小、密度、觅食情况,以及季节特征适当投放窝量,才能钓出满意效果。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