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野钓鲫鱼,温度高鱼上浮,试试这3种钓法
初秋阶段气温依然比较高,鱼情自然比较差,民间有立秋鱼憔悴,处暑鱼疲倦的说法,也有白露鱼来神的说法,通常需要等到过了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变大,鱼情才会逐渐好转。不过初秋阶段鱼虽然难钓,但是数量多密度大的鲫鱼依然是不少钓友的目标鱼。不过高温状态下溶氧不足,容易出现鱼上浮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调整钓法,改钓底为钓浮。 一、钓离底 鱼离底还是比较好判断的,明显有鱼星,钓底时没鱼咬钩,饵料到位之前有截口,很可能就是出现了鱼离底的情况。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高温酷热或者气压较低时,除了野塘之外黑坑更容易出现,因为黑坑面积更小而且不是活水,水底沉积的食物发酵会形成臭底的现象,导致鱼类无法在比较恶劣的底层生活,从而出现离底的状态。钓离底比较简单,需要重新调整浮漂,挂双饵之后浮漂还有目数,从离底10厘米来时找鱼层。 钓离底其实野钓鲫鱼的使用较多,但是并不只是针对鲫鱼上浮的鱼情。我们都知道野钓鲫鱼通常不会选择钓明水,而是找水草、树桩、石碓等有障碍物的区域,尤其是水下有树枝、石碓时,或者冬钓暗草区域时,钓底会非常困难,极容易出现挂底的现象。对于野钓来说只要挂底一次,窝子基本就散了。所以遇上这种鱼情可以反向钓离底,使用单钩重铅钓组,鱼钩穿一颗小的泡沫颗粒,然后挂上蚯蚓、红虫等比较轻的饵料,子线长度在10-20厘米左右,到位之后因为有泡沫颗粒的缘故,鱼钩是离底状态的。 二、钓半水 气温高、气压低时鲫鱼上浮的水层会更浅一些,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小阵雨的天气,一会下雨一会不下雨,这种天气时鲫鱼也喜欢上浮到中上层,但是鱼情远好于高温、低气压造成的上浮。钓半水讲究找准鱼层,可以从较浅的水层开始找鱼层。其中的要点有几个,鱼上浮截口较多,最好是钓一个较高的目数,这样的好处是浮漂到位更快,更容易抓到比较早的吃口。饵料增加粘性提升附钩性,只抓动作幅度较大的漂相。因为钓半水的缘故,浮漂除了静态中的上浮和下顿之外,还有加速下沉、停顿等漂相,都是比较真实的漂相。 三、钓水皮 钓水皮通常会使用全飞铅,我们都知道飞铅钓法有半飞铅和全飞铅之分,其实就是垂钓的水层不同饵料。不管是钓离底、钓半水,其实都可以使用飞铅钓,增加饵料的摆动幅度,有助于提升鲫鱼的咬钩量,对于鲫鱼来说摆动逗鱼比死守要靠谱的多。全飞铅要使用一支较短的浮漂,正常半水调漂之后把铅皮座拉到浮漂座下方,调整合适的垂钓水层,通常是在半米左右为宜。如果钓的水层太深时,会因为子线过长的缘故出现松弛的现象,这会影响到漂相的传递。饵料入水之后浮漂就能马上起身站立,饵料从水皮往下摆动,其实钓水皮更多的用于拉白条和小体型的翘嘴,经验来看如果鲫鱼已经到了水皮,几乎任何钓法都无能为力。 鲫鱼在水皮活动,通常只出现在冬季晴好微风的天气,尤其是西南风。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