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鱤”频现湖南湘江,被垂钓者背回家!长江禁渔后鱤鱼数量大增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湖南长沙男子在湘江边钓起一条一米多长的鱤鱼,难以置信地抱着大鱼背着小跑回家,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 网友们也纷纷留言,有的称赞男子运气好,有的调侃男子“三过家门而不入”,有的则担心这是否意味着湘江鱤鱼泛滥。 据网友消息,日前长沙市一名男子在湘江边垂钓时,意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鱤鱼,看样子有1.4-1.6米之长,体长甚至快超过一名成年男性的身高。 这样一条“米鱤”,起码有60-80斤左右。体型如此之大的鱤鱼,想要钓上来非常不容易,从男子的喜悦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钓获这条大鱼后有多么兴奋。 估计连平日里十分嫌弃他钓鱼的妻子,也连忙帮着男子拿渔具,一路小跑在前面开路。 这么大的鱤鱼很难钓到,谁能钓上来一条,足够在钓友圈里狠狠地炫耀一波了。 鱤(gǎn)鱼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科,鳡属,俗称黄颊(zhuān)、黄钻、黄颊鱼、竿鱼、大口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库中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因其擅长捕食其他水生生物,故而又有“水老虎”之称。 这样的“米鱤”,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湘江。2022年9月,湖南长沙一男子同样在湘江钓获一条重达69斤的大鱤鱼,巨型鱤鱼在湘江频频出现,已不是什么新闻。 长沙男子钓获米级鱤鱼的事件,也让人们关注到了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状况。自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实行为期10年的禁渔活动以来,湘江也纳入了禁渔范围,除了休闲垂钓之外,禁止一些捕捞活动。 随着禁渔期的到来,鱼类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没有了捕捞活动的干扰,水域中的鱼类得以安心地生活和繁殖,自然繁殖也得到了完全的保障。 水中小鱼数量多了,大鱼自然也有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就拿鱤鱼为例,这种掠食性鱼类以小鱼为食,一天的捕食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左右。没禁渔之前,人工捕捞导致河道中鱼类数量匮乏,鱤鱼没有足够的食物,自然就无法顺利长大。 禁渔后,所有捕捞活动都受到了管控,鱤鱼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对于这种变化,垂钓爱好者最有感触,近年来不断有钓鱼爱好者钓获巨型鱤鱼,这样的事情在禁渔之前是很少见到的。 由于小鱼数量多了,大型掠食性鱤鱼的体型才得以迅速“膨胀”,长到几十、上百斤也不算奇怪。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湘江中频频出现巨型鱤鱼被钓获的现象。 |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夜钓灯颜色选错,渔获少90%!这3个“潜规则”必须知道
- 钓鱼3大“智商税”?不妨试试这3招,省钱又管用,老钓友都在用!
- 赶紧收藏!夏季野钓6大爆护钓位,选对位置,鱼获翻倍不是梦!
- 仅需4招,教会你小钩细线钓大鱼!新手也能轻松掌握
- 黑坑回锅鱼的很怕的几种物质,会引起疼痛
- 可以不添加钓鱼小药的4个垂钓场景
- 夏季钓鲢鳙总搞错?鲢鱼和鳙鱼区别大,3个关键点让你爆护!
- 热到鱼都中暑?老钓手私藏5大夏钓秘诀,第一条就颠覆认知!
- 精准调漂4要素,最后这个最易忽略,否则吃口越来越差
- 三伏天钓鲢鳙,有4种钓法可用,真是越钓越欢喜
- 夏季钓鱼,4个字概括全部规律,助你上鱼更多
- 别不信,钓大鱼时多下一支竿,上鱼概率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