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钓鱼要有“仪式感”,必须要遵循这些步骤
水库的鱼,想要钓好并不容易,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将其称为“仪式感”也并不为过。 首先,我们在出钓前一定要充分掌握目标水库的第一手情报,比如库区的上鱼情况、出鱼的时间段、窝料和钓饵的使用状况,等等,对这些信息要做到心中有数。 虽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若想把鱼钓好,就必须重视,甚至有必要搞一个初步的施钓计划,一旦计划成型,就要执行。 另外,水库中的绝大多数鱼类都趋于浅水区栖息,因为浅水区水温较高,而水温高的区域的生态体系往往更加完整、合理,食物链条非常清晰。 因此,钓水库想要有好的鱼获,浅水区是首选——当然,这里所说的 “浅”是相对而言的,钓点水深最好不低于2米。 既然是钓浅水区域,钓台就是必不可少的。支钓台之前,一定要用竿子测一测水底状态,确定水底是“沟”还是“平”、是“凹”还是“凸”,即依据钓点的特征确定竿子的长度和钓台的位置,并且将钓台架设牢固。 支好钓台后,就要安放钓椅——关键是用筋绳将钓椅在钓台上绑牢(亦可用手钻在钓台上钻四个小眼,再将去掉四只抓地角盘的钓椅的四只脚插入小眼内固定)。 固定好钓椅之后就要支竿架了,竿架定好位置之后就不要动了,应保证钓台、钓椅、竿架“三位一体”,上下钓台时要注意不要让腿、脚刮碰到竿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大水库中的小杂鱼往往多如牛毛,这也是很大一部分钓手钓不好水库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切忌采用池钓的调标模式。 我的做法是:在铅皮座上卷大于浮标浮力1/3的铅皮,不调标,将上太空豆上移10厘米,再缩短子线长度,即可开始诱鱼了。 有些人钓水库时习惯用大块的植物饼类打窝,目地是留鱼,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诱鱼方法。 自然水域中鱼类食物匮乏,它们进食近乎抢食,往往先挑能够入口的大块饵食吃,所以,你钩上的那点儿饵料并不受鱼儿青睐。 针对这种鱼情,我们该如何诱鱼?我认为要点在于保证诱鱼区存在雾化层。 一般情况下,我做窝时会在粉状窝料加入小米、麦粒等颗粒饵,比例约为“粉七粒三”。 水库钓鱼必用腥,所以,请加大你的浓腥比例吧!开两种饵料,一种软黏饵,一种散饵,软黏饵作为饵芯,然后搓枣粒般大小的干散饵包裹其上,饵食的干散程度以触水即开始剥落并逐层雾化为宜,粉状和片状饵一般要在钓点的半深处完全剥落,使钓点的中层、上层形成雾化区,目的是将小鱼诱至水体中上层,而下层——即小颗粒饵的聚集点,便是目标鱼的钓点。 我在前文提到不调标,目的就是让饵料尽快到底,行程又不能太快,既要给小鱼儿留出充足的逐食粉饵的时间,又要保证饵芯落底。 在施钓时,我的经验是适当加大钩号,抛八分线,一竿接一竿地抽窝子,频率大约为每分钟抛七至八竿,有鱼截食也无妨,只管一竿接一竿地抽,直至杂鱼对雾化的饵食不感兴趣,饵芯就有了落底的可能,只要饵芯能落底,就有中鱼的希望。 一旦饵芯能够落底,我一般会钓2目,无鱼咬钩则坚持抽窝,直至有效的标相出现。 鱼稀时,标相一般是标目下沉至平水不动,这时就可以提竿了。 若诱鱼过度,造成鱼儿抢食,标相就乱了。 总之,小杂鱼很烦,你只有把它抽烦了,才能转移它对你钩上的饵食的注意,如此一来就好办了。 此外,钓水库还要做到上鱼高峰期手不离竿,保持抛投的频率和节奏,要竿竿满食儿;上鱼低潮时则应劳逸结合,该休息时就休息,该钓鱼时就打起精神来。 如此看来,水库的鱼并不算太难钓,只要你勤勉,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认真地钓鱼,当鱼和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就能达到质变了。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