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必知:常见几种淡水鱼生活习性
钓鱼要想获得目标鱼,就必须了解目标鱼的生活习性,然后再依据习性选择合适的钓具和、饵料和垂钓方法。以下是常见淡水鱼的生活习性: 一,青鱼:青鱼又称黑鲩、青混、螺丝青、乌青,主要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它们的食性比较单纯,以软体动物螺、蚬为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中,幼鱼喜食粮食饲料,2龄前死亡率较高,食性杂,主食粮食性饵料;2龄后,特别是体重长至 1 公斤时,食性转向软体水生动物,能磨碎坚硬的甲壳后吐壳吞肉。自然水域中,青鱼常集聚于江河和湖泊的深浅结合部。春、夏、秋三季摄食猛烈,冬季食欲较弱。 二,鲤鱼: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喜欢吃昆虫、蚯蚓、小鱼、虾等。它们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中生活。摄食的最佳水温为15~25℃,但在水温10℃以下时仍有摄食要求。 三,草鱼:草鱼属中下层鱼,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如水草、藻类等。它们在水温25~30℃时,摄食量最大。草鱼主要生活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 四,鲫鱼:鲫鱼是底栖性杂食性鱼类,喜欢摄食昆虫、浮游生物、藻类、小型水生生物等,摄食的最佳水温为15~25℃,但在水温10℃以下时仍有摄食要求。它们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中生活。 五,鳙鱼: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以底栖小型鱼类、虾、蟹、昆虫等为食,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性格较为胆怯,遇到危险时会迅速躲藏起来。喜欢群居,分布广泛,适应各种水质和温度条件。 六,鲢鱼:鲢鱼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水域的中上层,具有较强的群居性,常常与同类鱼混游在一起,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如藻类、水草等。它们在水中呈集群游动,游动速度较快,春夏秋三季最为活跃,冬季则潜至深水区越冬。 总之,常见淡水鱼的生活习性主要包括栖息水层、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的特点。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在这些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表现,钓鱼者可以依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垂钓方法获得自己想要的鱼获。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