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饵料不要沾上异味?不要把鱼吓跑了!
鱼是大自然中最敏感的生物之一,它们无法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只能顺应自然,所以对于食物的选择很挑剔,对于人为制造的异味很警惕,一旦发现异常,人类可能察觉不到,鱼儿却能敏感地察觉,就会迅速逃离。 我们很多钓友在钓鱼时,准备饵料的时候,往往不注意手上的气味,直接用手和饵,不知道手上的气味会渗入饵料中,人觉得无所谓,但是鱼儿却能清楚地感知到,并且对这种饵料敬而远之,自然就钓不到好鱼。影响钓鱼的气味主要有以下几种,钓友们要多加注意。 第一种:烟味 很多钓友都有吸烟的习惯,尤其是在守钓的过程当中,总会忍不住抽一支烟。但是长期的吸烟过程当中,手指被熏得发黄,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烟味,而且不容易洗掉。 当我们在和饵时,就会有一些烟味混入饵料之中,这个味道很微弱,人根本闻不出来,但是鱼儿却能感受到。当用这种饵料钓鱼时鱼儿早就被熏跑了,更不用说去吃饵上钩了。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戒烟。戒烟有很多好处,不仅对钓鱼有利,更重要的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在野外钓鱼周边一般都有草木,丢掉的烟头有引发火灾的隐患。 第二,单手和饵。经常拿烟的手不要碰饵料,用另外一只手和饵、上饵,虽然这只手也难免会沾到烟,但其味道比之另一只手要小得多。 第三,和饵时戴上不透气的乳胶手套。不过这一点会不方便钓鱼,因为在将饵料上到鱼钩上时也要避免手直接碰到饵料,如果全程戴着手套会很不舒服。 第二种:各种机械用油味道 在开车时碰到的汽油、机油,在野外过夜,用自带的煤油炉、液化石油气做饭等都会让手上沾上油的味道,在和饵时这些味道会渗入饵料中,影响上鱼。我认识一位钓友,他开的一辆老旧车,经常出问题,自己就能修,但是手上一股汽油味,每次钓鱼都不理想,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再和饵都会戴上手套,效果很明显。要想避免油污对饵料产生污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车上放几副干净的棉线手套,需要用手接触油时带上手套,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 第二,到达钓点后,不要急着和饵,先用钓点的水洗一洗手。 第三,需要用到油气做饭时,做饭点远离钓点。 第三种:药品盒味道 很多钓友会使用装过药片的白色塑料瓶存放饵料,或在塑料瓶壁上打出一些小孔装上之前没有用完的蚯蚓、蝇蛆存入冰箱等到下次再用。殊不知,塑料瓶中的许多药品气味是鱼儿所无法接受的、药片用光后残留在瓶中的气味在短时间内依然较浓。鱼饵特别是钓饵沾染后,就会使鱼儿望而生畏,甚至避而远之。 如果一定要使用药瓶包装鱼饵也可以,事先必须做到清洗干净,彻底清除异味。 第四种:驱蚊剂的味道 夏天夜钓时,不少钓友都用驱蚊喷雾剂驱赶蚊虫,其气味会在不经意中沾染到鱼饵上来,影响鱼儿咬钩。或者被蚊虫咬了之后涂抹一些药物,也会让这些味道沾染到手上。 所以在使用驱蚊剂时要离钓点远一些,使用之后要将手清洗干净。 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污染了鱼饵而影响垂钓效果的事物还有很多、如:不少钓友为了节省时间、图方便而在家中用自来水把鱼饵和好,自来水中存在着大量的鱼儿不适应的漂门剂、净化剂及输水管道中的一些氧化物质;还有因家中不便或怕滋生一些蛾虫,在粉尘烟气污染较重的户外长期存放饵料等等,也会对鱼饵产生直接的污染,需要钓友们平时加以注意、切切不可轻视。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