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的“隐忧”,引进银鱼成了主角!为何白鱼靠放流才能生存?
在我国的最北端,有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一个位于中俄边界的湖泊,名为兴凯湖。 最初,兴凯湖并不是边界湖,在清初时期,它完全属于中国,原本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然而,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它成为了一处界湖。 兴凯湖由大湖和小湖组成,大湖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为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处为10米,总储水量约为240至260亿立方米;小湖也称达巴库湖,南北宽4.5公里,水位比大湖略高。 兴凯湖是中俄边境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为4380平方公里,其中1280平方公里位于鸡西市密山市境内。兴凯湖水资源丰富,最著名的特产是大白鱼(翘嘴红鲌)和白虾。此外,四大家鱼、鲫鱼和鳌花也非常有名。 由于中俄双方多年的捕捞,兴凯湖的渔业资源逐渐匮乏。为了保护湖内的鱼类资源,每年6月6日至7月20日为兴凯湖的禁渔期。 兴凯湖大白鱼的显著特点是色白如玉,体型大(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体形修长,鳍尾发达,以善游著称。其肉质鲜嫩,与乌苏里江的鲑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寒三珍”。 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兴凯湖白鱼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一度濒临灭绝。为了延续白鱼的种群,恢复兴凯湖的生态环境,2002年成功实现了大白鱼的人工孵化,相关部门开始实施增殖放流行动。截至2021年,密山市已向兴凯湖投放了各种经济鱼类7000余万尾,其中大白鱼鱼苗达450多万尾。 有人认为,过度捕捞是导致鱼类繁殖跟不上节奏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 兴凯湖白鱼数量减少的真正原因是外来鱼种入侵。 兴凯湖因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未被污染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 由于水质较好,为了提高渔业资源经济效益,兴凯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引进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银鱼,当时银鱼一度成为中国主要的经济鱼种。银鱼捕捞量为太湖、鄱阳湖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大银鱼包括尖头银鱼和长鳍银鱼,银鱼也被称为银条鱼或面条鱼,是无胃型凶猛鱼类,最大可长至15厘米。 银鱼富含钙质、高蛋白、低脂肪,几乎没有大鱼刺,适合儿童食用。现代营养学分析显示,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由于银鱼不去鳍、骨,属于“整体性食物”,营养全面,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延年益寿。 最初,相关部门仅在小兴凯湖进行试验,以验证其可行性。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银鱼在小兴凯湖试验失败,相关部门因此放弃了在大兴凯湖引进银鱼的计划。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汛期到来时,小兴凯湖排水泄洪,湖中残留的大银鱼流入了大湖。 让人惊讶的是,大银鱼在大兴凯湖扎根繁殖,并且大量繁殖,已经有了泛滥的趋势。 银鱼进入大兴凯湖后,为了生存繁殖,不断蚕食湖区的小鱼小虾,甚至鱼卵。 因此,银鱼在大兴凯湖迅速崛起,成为湖中的“主角”。 由于银鱼体型较小,且身体细长,渔民使用高密度渔网进行捕捞,这种网类似于“绝户网”。 虽然高密度网能够成功捕捞银鱼,但也对其他鱼种的鱼苗和幼鱼造成了伤害,这也对兴凯湖其他鱼种的生存带来了负面影响。 兴凯湖引进银鱼计划虽然提高了当地的渔业经济,但也像一把“双刃剑”,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湖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兴凯湖白鱼数量的急剧下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没有增殖放流,白鱼在兴凯湖的生存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银鱼可能会成为兴凯湖的“入侵物种”,湖区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挑战。 对于兴凯湖的白鱼和银鱼,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