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并非稀有鱼种,但却是首位严禁垂钓的鱼,鲢鳙的地位这么高?
鲢鳙,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种之一,其产量在全国淡水养殖鱼类中位列首位。 这一类别主要包括鲢鱼和鳙鱼,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鲢鱼也被称作白鲢,而鳙鱼则有“包头”、“花鲢”、“雄鱼”等多个别名。鲢鳙在水产养殖领域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养殖水域。 尽管是常见的淡水鱼,鲢鳙在许多地方却受到垂钓禁令,有些地区甚至规定非法钓鲢鳙将受到罚款或拘留。这种鱼的地位为何如此独特呢? 被誉为国内水域的“清道夫”,鲢鳙的重要性源于其多样的别称,如“水中环卫工”、“水质净化器”、“国产清道夫”。 这些称呼源于鲢鳙具有的一种独特功能:它们的腮腺细密,难以摄食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食物颗粒。因此,鲢鳙主要以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鲢鳙存在的水域通常能有效控制水质恶化和水华的爆发。 鲢鳙的重要作用并非无的放矢。 案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千岛湖经历了蓝藻爆发,尤其是在1998至1999年间,蓝藻问题连续两年严重。为了治理这一问题,每年向千岛湖投放60万斤鲢鳙苗,经过多年的努力,蓝藻得到有效控制,并帮助千岛湖达到国家一级水质标准。 案例二: 2007年,太湖的水质危机引起了广泛关注,催生了对太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危机发生后,无锡市政府和居民迅速采取措施,动用百余艘船只和千名工人每天清理水面的蓝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湖实施了“以鱼治水”策略,从2009年到2014年,太湖累计通过鲢鳙消耗了35.5万吨藻类,其中蓝藻达19.2万吨。 鲢鳙为何成为禁钓的目标鱼种? 鲢鳙不仅因其净化水质的能力被大量养殖,更因其快速成长、低病率和高产量而受到青睐。此外,鲢鳙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成为理想的养殖鱼种。 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鲢鳙也是热门的钓鱼对象,因其钓感极佳和高出鱼率而受欢迎。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钓鲢鳙并不难。鲢鳙是群居性鱼类,常常成群结队出现,使得钓鱼人一旦找到鱼群,往往能连续钓获。 在钓鱼界,鲢鳙被认为是“连钓带锚”的典型。因其喜欢吸食雾化的粉状饵料,鱼群到来时会造成浮漂混乱,增加了钓鱼的难度。 要想有效钓获鲢鳙,关键在于饵料调制、找准水层和浮漂调目的精准操作。 鲢鳙成为禁钓鱼种的原因不仅是其环保和垂钓价值,更因为其经济价值。多数中小型水域中的鲢鳙通过人工投放,很少自然繁殖,因此,钓一条少一条,禁钓成了必然选择。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