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太湖银鱼该不该移植?曾被引入21省,如今为何“背负骂名”?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

银鱼在历史上曾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存在。

回望20世纪80年代,银鱼曾在国内赫赫有名。在经济逐渐恢复的那个时代,银鱼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特别是在太湖,这个地方生产的银鱼尤为著名。

太湖三宝中的银鱼,以其丰富的营养和昂贵的价值而在全国,甚至国际上享有盛名,对出口市场也有重大贡献。

看到银鱼带来的经济效益,全国许多地区都羡慕不已,纷纷开始引进太湖银鱼,希望通过养殖它们来致富。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银鱼的境况却逐渐走下坡路。一度被视为各地财富的钥匙的银鱼,现在却跌落了“神坛”,有的地方甚至对它恶评如潮。

太湖银鱼为何曾经如此受欢迎呢?

银鱼,又称面条鱼或银条鱼,可分为大银鱼和小银鱼两种,小的通常在5-8厘米,大的在9-13厘米,而最大的银鱼出现在山东的三里庄水库,可长至32厘米。这种鱼在水中透明闪光,上岸后呈现乳白色。其肉质鲜美,整体可食,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众多矿物质,因此有“水中软白金”、“鱼参”之称。

银鱼生长迅速,抗逆性强,耐低氧,且易于养殖。其市场价值极高,国内售价通常为每斤50~60元,高峰时甚至达到100元。

1980年代,太湖银鱼年产量可达1000吨,占太湖渔业总产的10%,为当时的渔业带来了千万级的收入。

那个时代,这样的经济收益非常显著。

因此,全国各地的养殖业开始纷纷引进养殖。

实践证明,银鱼的引进养殖非常成功,尤其是在云南。1984年,云南的银鱼产量达到了3500吨,全省的引进水域产量总和超过6000吨,为当地带来了上亿的经济收益。

这一成功的养殖案例为全国掀起的银鱼养殖热潮奠定了基础。资料显示,当时全国有21个省参与了银鱼引进。

银鱼的引进面积至少达到30万公顷,而全国的大型水域总面积为1600万公顷,由此可见银鱼热潮的广泛程度。

从盛极而衰,真是银鱼的一生。

银鱼的成功不容置疑,但由于过度引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在多地成功后,更多的水库也开始尝试,但很多地方在移植一年后发现银鱼踪迹全无,大量的银鱼苗因不适应而损失。

深入研究太湖银鱼后发现,大银鱼的产卵温度为0.5~9.6℃,产季为冬季;小银鱼则为9.2~22℃,产季为春季。

然而,引进成功后,为何银鱼在多地遭到诟病?

这恰恰证实了一个观点:银鱼的成功和失败都源自其自身。

银鱼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给引进水域带来了破坏。

最主要的问题是银鱼的强大繁殖能力和贪婪的食性。

与国内四大家鱼相比,太湖新银鱼的相对怀卵量高达1476~1673粒/克,大银鱼则是552~1361粒/克,而四大家鱼仅为120~160粒/克。


摘自: www.de62.com

而银鱼的食性使其成为浮游生物的主要捕食者,一旦体长超过5厘米就开始捕食小鱼和小虾,对水中的食物链造成重大影响。

尤其是云南的情况,银鱼引进后本地许多土著鱼种面临灭绝,如抗浪鱼从60年代的年产500吨跌至2002年的1吨。

因此,虽然银鱼的引进从经济角度看是成功的,但从生态角度看则是失败的,未来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损失将是巨大的。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