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喜和悲”!十年禁渔江豚、刀鱼回来了,白鱀豚真消失了?
在我国,长江和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江作为我国水产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拥有众多独特的珍稀物种。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众多古老物种的消失,这种消失是永久性的,是彻底的灭绝。 长江所拥有的远古珍稀物种包括哪些? 长江拥有我国水域中最多的远古珍稀物种。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华鲟、白鲟、江豚、白鱀豚、达氏鳇和鲥鱼等。 这些物种是长江食物链的顶端生物。有一句老话可以完全体现长江鱼类的地位:“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 千斤腊子指的是中华鲟,万斤象指的是白鲟。 中华鲟:这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出现于1.5亿年前,被称为“活化石”。成年中华鲟可长达5米,体重超过500千克。现在由于野生数量极度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也称为琴鱼、淫鱼、剑鱼、象鱼、鲔鱼等。起源于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以其长吻形似长剑而得名。主食为鱼、虾、蟹等。最大可长到7.5米,体重超过1000千克,属于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也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江豚:俗称江猪、河猪、海猪、海和尚。属于哺乳类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早在2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长江流域。江豚性格活泼,喜欢在水面跳跃嬉戏,有时被称为“长江街溜子”。常成对活动,以鱼类为主食,也吃头足类和虾。成年个体通常1.4~1.6米,体重最大可达220千克。属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白鱀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和钱塘江口。与江豚一样,于2000多万年前出现,喜欢寒冷的深水区域,主要以鱼虾为食。群居性强,性情温和,被誉为“长江女神”。雌鱼一般大于雄鱼,最大体长可达2.5米,体重最高300公斤。也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鲥鱼:又名时鱼、三来鱼、三黎鱼、里夫斯氏薄河鲱,同样属于远古物种。因其美味而被称为“长江三鲜”,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最大个体可达1米,重超过5千克。属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曾是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 尽管长江拥有这些珍稀物种,但由于生态破坏,这些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机。 |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夏钓三伏、冬钓三九?钓鱼人为何这么拼?钓友:瘾大
- 盛夏野钓,爆护钓位只有一种,找到了鱼获就妥了
- 几种坠上钩钓组,应对特殊鱼情,常有神奇效果
- 从“钓鱼小白”到“野河战神”,这6个信号证明你已入坑!
- 接窝就空军?钓友黄金钓位,到你手里为何失灵?6大隐形陷阱揭秘
- 夏季钓鱼总空军?老钓手亲授3个“黄金法则”,大鱼排队上钩!
- 盛夏钓鱼总空军?掌握这5个鲢鳙爆护秘诀,38℃水温照样连杆!
- 告别空军!大水面钓鱼4招黄金法则,10斤大鱼轻松入护!
- 痛失8条大鱼后醒悟:这5个细节没做好,再好的技术也白搭!
- 夏季野钓,3种酒的绝妙用法,钓鱼人一定要懂
- 盛夏野钓,为何小雨天没吃口?不是说风雨才露头吗?
- 夏季野钓,3步方法选钓位,不要到了水边就下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