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成灾!罗非入侵福州在内河,环卫工一天能捞上千斤!
多个福建福州的河流和公园里,非洲鲫鱼已经成为主导物种,它们密集地覆盖了水面,使得河面看起来像被黑墨水染过一样。 网友透露,福州的很多河道现在处处可见非洲鲫鱼,数量庞大到成灾级别。每当季节变换时,大量非洲鲫鱼死亡,河水散发出难闻的恶臭。 非洲鲫鱼泛滥现象在福州已经非常严重,有环卫工人透露,他们一天能捞出超过千斤的非洲鲫鱼。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福州的河道、公园甚至山间小溪里都能看到非洲鲫鱼的身影,数量极为庞大。 在高温闷热的日子里,成群的非洲鲫鱼会浮到水面上,数量之多,远远看去仿佛水面被染成了黑色。 此外,钓鱼爱好者表示,现在福州的多条河流中几乎只能看到非洲鲫鱼,许多本地鱼种几乎已完全消失。 非洲鲫鱼,源自非洲,最初是通过新加坡引进到台湾,后来又传入中国广东地区。这种鱼适应力强,能在海水和淡水中生存,耐高温、低氧和高盐度环境。它们食性杂,成鱼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食,具有强烈的竞争力和快速生长的特性,以及出色的抗病能力,是极佳的养殖鱼种。 我国的非洲鲫鱼养殖业全球领先,年出口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 非洲鲫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骨刺少,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 然而,即便如此,非洲鲫鱼在野外依然能够泛滥成灾。而在福州的内河中,这些鱼类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不能食用。 环卫工人透露,每到冷热交替的季节,非洲鲫鱼的死亡率极高,大量死鱼在烈日下迅速腐烂,发出难闻的臭味。 为控制非洲鲫鱼数量,福州每年都会组织捕鱼队伍。一位环卫工人表示,在高峰期,一条河一天的捕鱼量可以达到上千斤,几乎捕满整个渔网。 然而,捕获的非洲鲫鱼却不能食用。 据了解,福州的内河非洲鲫鱼大多生活在排污口附近,因为这些地方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因此,这些鱼类体内可能携带大量细菌,食用后可能对人体健康不利,专家建议市民不要食用当地的野生非洲鲫鱼。 那么,福州的内河是怎么出现这么多非洲鲫鱼的呢? 据当地市民回忆,虽然几年前河里偶尔能看到一些非洲鲫鱼,但数量并不多。然而,仅仅几年时间,非洲鲫鱼的数量就迅速增多,现在的河道中到处都是这种鱼。 最关键的原因可能是人为放流。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放流行为日益增多,一些人在放流时不加选择,导致非洲鲫鱼在本地水域迅速繁殖。 非洲鲫鱼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力,一年可以产卵两次,每次可产6000枚卵。它们的食性广泛,对本土物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压缩了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洲鲫鱼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尽管福州部分地区也有养殖非洲鲫鱼的场所,但这些养殖场距离内河较远,逃逸至河流的可能性很小。 总之,福州内河的非洲鲫鱼泛滥成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对这一问题的忽视和非洲鲫鱼的不可食用性。如果不彻底根除,这些外来物种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会不断繁殖,造成持续的生态问题。虽然当地每年都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捕捞控制,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