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调沙流鱼严重,下游村民捡到大鱼比板车还长,黄河鲤却很少见
每当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沙作业时,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而且对于下游的村民来说,是一场带来巨大欢乐的事件。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小浪底一旦结束调沙作业,便意味着当地村民将享受到一场天大的好处,每年如此,每年皆能丰收,并且获取这些“果实”极为轻松,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足够的装鱼器具。 黄河小浪底调沙,导致显著的流鱼现象! 小浪底水库的总面积为272.3平方公里,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最高水位达到275米。自从建立之后,小浪底水库自然成了鱼类的庇护所。 的确,自小浪底水库建成后,这里变成了黄河中的一个鱼类乐园,多种大型鱼类在这里频繁出现,其情形丝毫不逊色于三峡大坝。 然而,尽管建库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不乏缺点,特别是黄河的高含沙量成为了一个问题,每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及其上下游的几座大坝都需要进行放水调沙。正是这一调沙作业,使得下游地区出现了流鱼现象。 每年6月份,小浪底水库会进行一次调沙工程,大量泥沙随泄洪水被带入水中,随后冲向下游。由于水中的泥沙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的含氧量降低,引发鱼类缺氧。 大批大鱼随着水流被带到下游,由于缺氧而翻白,从而在下游形成大量漂浮鱼的景象。 但这也带来了一场盛大的捡鱼活动,使得下游的村民们异常兴奋。因为鱼类因缺氧而昏迷,许多村民纷纷捡鱼,场面非常热闹。 他们使用了各种工具,如抄网、簸箕,有经验的村民甚至穿上下水衣,使用撒网捕鱼,每次都能捕获大量的鱼。 捡鱼的村民们表示:鱼太多了,简直捡不完,且都是大鱼。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捡鱼的行列,原本的小容器已不足以装下这些鱼,于是有人回家开来三轮车和小车,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人在捡鱼,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 想一想,一次调沙下来,有多少鱼被这样带走。 鲤鱼、大花鲢、大白鲢、大鲶鱼,还有鲫鱼、翘嘴等等,一些幸运的村民甚至捡到了后车斗那么大的鱼,据他们说,这些鱼至少重七八十斤。 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在调沙期间,单是村民们平均每人能捡到的鱼量就能达到上百斤,而沿岸这么多的村民加起来的次数能达到上万次。假如我们粗略地计算一下,每人一百斤,一万人次,那就是百万斤的鱼。而如果计入那些未被捡到的以及小鱼,数量将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调沙引发的流鱼现象成了黄河的一个不小的问题,而目前似乎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 黄河调沙期间的流鱼如此之多,为何却见不到黄河鲤? 虽然我国有许多淡水鱼类,但真正能称为名贵的鱼并不多。黄河鲤就是其中之一,它与松江鲈、兴凯湖鲌、松花江鳜并称为中国淡水鱼中的“四大名鱼”。 黄河鲤,身体延长呈纺锤形,侧扁,头宽吻圆钝,背部隆起,口在前端,成鱼具有两对须,其中后须较长,下咽齿三行,覆盖有圆鳞,鳞片较大且具有金属光泽,侧线完整,穿过尾部中央。背鳍和臀鳍各有一硬刺,其后缘呈锯齿状,胸鳍圆润,雄性胸鳍硬刺前缘有锯齿。背部呈黄褐色,腹部淡黄色,尾鳍呈红色。 分布于中国宁夏中卫、青铜峡、吴忠、永宁、银川、平罗、贺兰、石嘴山等地的黄河主河道中。 黄河鲤以其肥厚、细嫩、鲜美和富含营养的肉质著称。从古至今,黄河鲤被誉为上品,古语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等赞誉,也是古代上贡给皇帝的珍品。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黄河鲤逐渐稀少,几乎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据黄河沿岸的老渔民回忆,上世纪80年代还能常常捕获黄河鲤,有时甚至一次能捕获很多。但近年来,黄河鲤的数量急剧减少,整年下来也难得一见。 黄河鲤为何稀少至此?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黄河鲤的年捕捞量还很可观,仅河南段每年的捕捞量就达到了15万斤。但到了80年代以后,这个数字骤减至只有1万斤。 黄河鲤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水质污染、过度捕捞、使用毒物和爆炸物捕鱼、隔离了天然繁殖场地以及黄河断流等,这些因素严重破坏了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 而对黄河鲤影响最大的,是80年代后开始的鲤鱼引种和杂交养殖。大量的人工繁殖鲤鱼被引入黄河,与黄河鲤发生了广泛的杂交,导致纯正的黄河鲤品种被逐渐稀释。 市场上虽有所谓的黄河鲤出售,但大多数与真正的黄河鲤在形态和品质上有很大差距。 虽然黄河调沙对鱼类生存构成了挑战,但我们对生态的重视在增加。在进行清淤的同时,每年的不同时间,我国各地的渔业部门也会进行不定量的增殖放流,结合禁渔政策。虽然我们曾因发展需求而对黄河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发展之后,我们也在尽力修复自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生态和谐。 对于黄河流鱼现象,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