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乱成一锅粥”的珠江流域:生物入侵重灾区,鱼种相互竞争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253

珠江,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年流量超过3400亿立方米,支持着流域内超过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庞大的水资源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渔业,珠江也被誉为中国南方的“水生生物资源基因库”。

该流域内记录有385种鱼类,包括多种受国家保护的物种,如中华鲟、花鳗鲡、鲥鱼及大鲵等。珠江独有的鱼类更多达200种以上,成为南方水域特有鱼种的聚集地。

然而,珠江作为南部地区最主要的河流,也变成了中国入侵物种的“灾难中心”。

珠江的生态已经变得混乱不堪!自1957年起,为了推动养殖业和经济发展,中国引入了大约660种外国水生生物,其中215种已经侵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受到严重影响的水域之一是珠江,调查表明,珠江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超过20种,这还只是统计出了已经形成自然鱼群的种类。

曾经,珠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捕捞量高达2万吨。然而,自90年代起,珠江的捕捞量骤减至不足2000吨,下降幅度达到了不足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珠江的渔业资源崩溃的原因有哪些呢?

珠江渔业资源的衰退与多个因素有关。

自80年代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工业生产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埋下了隐患。由于管理不善,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被排放入珠江,导致水质持续恶化。许多对水质有高要求的珍稀鱼种因此而渐渐消失。

此外,污染的水质也影响了许多经济鱼种的繁殖能力,导致鱼卵孵化不完全,鱼群开始衰退。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