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入侵!南方多省已经开始泛滥,一天随随便便钓十几斤
提到入侵外来物种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些老调重弹,现今的国民对此也越发习以为常了。 长久以来,如罗非鱼、埃及胡子鲶、佛罗里达憋、太阳鱼、大口鲈等外来物种在国内已广泛定居。虽然众多报道通过宣传教育希望能阻止外来物种的引入和放生,看似成效显著。 然而,尽管有广泛的宣传教育,新的外来物种依然持续涌现在国内的自然水域中。 新的物种入侵新闻总是源于南方,这仿佛已成一个不变的规律。 近几年,虽然人们关注着罗非鱼、太阳鱼、胡子鲶,但却忽视了另一个正在兴起的入侵物种。这种被称为“淡水石斑”的热带鱼类,已在短短几年间在南方水域广泛泛滥,几乎要压过罗非鱼的态势。 那么,这究竟是何种鱼呢?让我们继续探索下去。 “淡水石斑”究竟是什么鱼种呢?这种鱼原本只是美洲的一个常见种类。它的学名是花身副丽鱼,也有别称如淡水石斑鱼、花老虎鱼、美洲虎鲷、马拉丽体鱼等。 这种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是一种杂食性肉食鱼类,幼鱼主食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幼虫,成鱼则以小鱼和小虾为食。它的个体最大可达1200克,体长大约25厘米。 其体型纺锤形,身侧有8条黑色条纹,胸鳍呈淡黄色,腹鳍、背鳍和尾鳍都带黑色条纹。此外,它的背鳍与我国的鳜鱼相似,鳍条尖硬,口部长有锐利密集的牙齿。野生的淡水石斑性情非常凶猛,攻击性强。 有传言称这种鱼是科研杂交的产物。 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淡水石斑原产于南美洲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水系。 目前,淡水石斑已遍布我国的广东、海南、云南、江西和台湾等地的水域,甚至长江的部分支流也见其踪影。最新调查显示,这种鱼已被列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 它是如何被引进我国的,又如何在野外泛滥成灾的呢?据悉,最早的淡水石斑出现在1988年的台湾南部,用于淡水养殖。1996年,广东和江西的养殖单位从台湾引进了这种鱼。 淡水石斑鱼之所以被引进,主要是因为它具备许多经济鱼类的特点:味美、生长快、抗病强、耐低氧,并且观赏性也高。 这些优点使得它迅速成为了国内养殖的热门品种。 然而,作为一种热带鱼,它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即不耐低温。科研人员发现,这种鱼最适合在水温25至30度之间生长,水温低于15度时将出现不适,低于10度则可能冻死。 像其他许多外来入侵物种一样,淡水石斑的野外种群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逃离养殖场、水族爱好者随意放生、无知好心人放流。 在南方,这种鱼已形成强大的族群,甚至在一些大型水域的繁衍上已有压制罗非鱼的趋势。如云南的钓友所言,他们宁愿钓罗非鱼也不钓这种鱼。 有的钓友表示,这种鱼在当地非常多,几乎无人问津。真想吃的话,随手钓就是一桶。如果认真钓鱼,一天可轻松钓上几十斤。 近距离接触后发现,这种鱼非常多,也很容易钓,尤其是用小虾米。它们不怕人靠近,哪怕你做出较大动作,它们仍旧在水边自由游荡。 淡水石斑在有罗非鱼生存的水域里,岸边的罗非鱼都是指甲大小,但淡水石斑所在之处,小罗非鱼几乎看不到,这足以证明淡水石斑的强悍。 总之,外来物种之所以能在我国成功定居,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高经济价值。无论是食用还是观赏,它们的价值通常高于本土物种,这也许正是许多人内心认为外来的月亮更圆的原因。 最后,提醒所有钓鱼人,如果在野外钓到这些外来物种,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