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它是“溪流女王”,消失了20年,如今回归,却也成了牢底坐穿鱼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965

它被称为苦花鱼,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溪流中的生物,即使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它都被视为美味佳肴,常见于餐桌上的珍贵溪流美食。

然而,从某个时刻起,苦花鱼的数量开始减少,以至于在很多原生栖息地都完全看不到它们的踪迹了。

让我们来聊聊苦花鱼,你是否还记得它?在南方,对于许多70、80后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童年最常去的娱乐场所就是那些溪流和小沟,他们常在水中裸游,手持捕鱼篓捕捉那些小鱼。

那时候的溪水非常清澈,水质极好。小溪中最常见的鱼类包括苦花鱼、马口、溪石斑、宽鳍鱲、沙塘鳢、麦穗鱼、黄辣丁、牛尾巴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当回望儿时的溪流,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溪流变得更窄,水质变得浑浊,而那些与我们一同长大的溪流鱼几乎已绝迹。

在这些鱼类中,苦花鱼的数量减少得最为严重,甚至许多原生水域已不再见其踪迹。

消失的苦花鱼,曾被誉为“溪流女王”!

苦花鱼的学名是多鳞白甲鱼,也被称为苦偎、齐头、齐头威,泰雅族原住民将其称为蒂烈娜。苦花鱼主食矽藻、蜉蝣幼虫或石蚕。

苦花鱼的特征包括银白色的鱼体和苍黑色的背部。幼鱼的鳍呈淡红色,成年雄鱼呈金黄色,雌鱼的鳍则是深红色。鱼的吻部略向前突出,口部下位呈横裂状,有一对不明显的短须,下颚前缘薄且平直,覆有一层凿状的角质鞘。

苦花鱼的生态习性:苦花鱼嘴小身长,多栖息于海拔三百到一千米的水域。一年生的小鱼仅长三四寸,成长速度随后逐渐放缓,五年时间才能长至约三十公分,目前记录中最长的也不超过六十公分。

苦花鱼被称为“溪流女王”的原因在于,它在清澈的溪流中游动时,阳光照射下其银白的鳞片闪烁光芒,显得格外优雅动人。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