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溪流女王”,消失了20年,如今回归,却也成了牢底坐穿鱼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965
它被称为苦花鱼,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溪流中的生物,即使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它都被视为美味佳肴,常见于餐桌上的珍贵溪流美食。 然而,从某个时刻起,苦花鱼的数量开始减少,以至于在很多原生栖息地都完全看不到它们的踪迹了。 让我们来聊聊苦花鱼,你是否还记得它?在南方,对于许多70、80后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童年最常去的娱乐场所就是那些溪流和小沟,他们常在水中裸游,手持捕鱼篓捕捉那些小鱼。 那时候的溪水非常清澈,水质极好。小溪中最常见的鱼类包括苦花鱼、马口、溪石斑、宽鳍鱲、沙塘鳢、麦穗鱼、黄辣丁、牛尾巴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当回望儿时的溪流,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溪流变得更窄,水质变得浑浊,而那些与我们一同长大的溪流鱼几乎已绝迹。 在这些鱼类中,苦花鱼的数量减少得最为严重,甚至许多原生水域已不再见其踪迹。 消失的苦花鱼,曾被誉为“溪流女王”! 苦花鱼的学名是多鳞白甲鱼,也被称为苦偎、齐头、齐头威,泰雅族原住民将其称为蒂烈娜。苦花鱼主食矽藻、蜉蝣幼虫或石蚕。 苦花鱼的特征包括银白色的鱼体和苍黑色的背部。幼鱼的鳍呈淡红色,成年雄鱼呈金黄色,雌鱼的鳍则是深红色。鱼的吻部略向前突出,口部下位呈横裂状,有一对不明显的短须,下颚前缘薄且平直,覆有一层凿状的角质鞘。 苦花鱼的生态习性:苦花鱼嘴小身长,多栖息于海拔三百到一千米的水域。一年生的小鱼仅长三四寸,成长速度随后逐渐放缓,五年时间才能长至约三十公分,目前记录中最长的也不超过六十公分。 苦花鱼被称为“溪流女王”的原因在于,它在清澈的溪流中游动时,阳光照射下其银白的鳞片闪烁光芒,显得格外优雅动人。 |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
相关文章
- 夏钓三伏、冬钓三九?钓鱼人为何这么拼?钓友:瘾大
- 盛夏野钓,爆护钓位只有一种,找到了鱼获就妥了
- 几种坠上钩钓组,应对特殊鱼情,常有神奇效果
- 从“钓鱼小白”到“野河战神”,这6个信号证明你已入坑!
- 接窝就空军?钓友黄金钓位,到你手里为何失灵?6大隐形陷阱揭秘
- 夏季钓鱼总空军?老钓手亲授3个“黄金法则”,大鱼排队上钩!
- 盛夏钓鱼总空军?掌握这5个鲢鳙爆护秘诀,38℃水温照样连杆!
- 告别空军!大水面钓鱼4招黄金法则,10斤大鱼轻松入护!
- 痛失8条大鱼后醒悟:这5个细节没做好,再好的技术也白搭!
- 夏季野钓,3种酒的绝妙用法,钓鱼人一定要懂
- 盛夏野钓,为何小雨天没吃口?不是说风雨才露头吗?
- 夏季野钓,3步方法选钓位,不要到了水边就下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