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深超百米,号称“天然鱼库”,里面的鱼有多大?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1579
2001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完工并开始运作,标志着黄河流域最大的调节水库开始蓄水。 此工程完成之后,小浪底水库的总面积达到272.3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126.5立方米,水库最高水位为275米,它也就成为了黄河流域内最大的水库。 那么,这样一个既广阔又深邃的小浪底水库,能否成为鱼类的乐园呢?经过20年的截流后,这里的鱼有多大呢? 截至目前,小浪底水库已运行20年,其鱼类的最大体型有多大?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淤积、防洪、防凌、供水和发电。然而,由于截流的缘故,这片库区也为鱼类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尤其是水深达到275米,为大多数鱼类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 尽管没有长江三峡那样的十年禁渔令,但小浪底水库每年也设有禁渔期,恰逢鱼类繁殖季节。 加上政府部门每年的不定时放流活动,小浪底水库的鱼类资源相对充足。 因此,经过20年的截流,小浪底水库是否存在大型鱼类,其最大的鱼会有多大? 据了解,黄河原生鱼种超过170种,其中包括著名的黄河鲤鱼、黄河刀鱼、黄河裸裂尻鱼、条鳅和黄河鸽子鱼等。 谈到黄河中最大的鱼种,当属四大家鱼、达氏鳇、中华鲟和东亚鳇鱼,以及已灭绝的白鲟。 中华鲟(濒危),成年最大长度可达5米,体重超过500公斤,中国已知最大的中华鲟曾在长江被捕获,重达700斤。 达氏鳇,成年最大可达5.6米,体重也超过500公斤,中国已知最大个体在黑龙江被捕获,长3.98米,重近1000斤。历史上还有记录显示,曾捕获过重达2000斤的达氏鳇,但由于时间久远,那时的测量设备与今天可能不同。 已灭绝的白鲟,最大可达7.5米,体重超过1000公斤,是其中最大的淡水鱼种。 |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