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种下的恶果,从450吨到濒临灭绝,抚仙湖抗浪鱼陷入危机
抚仙湖地处玉溪市的澄江市、江川区与华宁县交界处,距离昆明北部大约52公里。该湖以其水质清晰可见底和美丽的景色而闻名。抚仙湖在白日里波光粼粼,宛若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古时被誉为“琉璃万顷”。 抚仙湖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全国最大的蓄水量湖泊;二是高原地区最深的深水湖泊。 抚仙湖属于南盘江水系,总面积大约为216平方公里,全长约31.4公里,湖水的最深处达到158.9米,平均深度大约为95.2米。除了景色吸引人之外,抚仙湖还盛产一种名为抗浪鱼的特有小型鱼类。 抗浪鱼虽不为多数人所熟知,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抚仙湖,是该湖特有的鱼种,也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它外形与白条鱼(餐条子鱼)非常相似,学名为鱇浪白鱼。 1965年,抚仙湖的抗浪鱼捕捞量约450吨。但到1998年,年产量锐减至不足0.2吨,短短几十年间,抚仙湖的抗浪鱼面临灭绝危机。究其原因,是抚仙湖自身的问题,还是其他因素? 抗浪鱼属于鲤科白鱼类,体型细长稍圆。不熟悉的人可能会将其与白条鱼混淆,因抗浪鱼的腹鳍逐渐膨胀延伸至**,并且眼睛呈现红色边缘。 抗浪鱼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水质极清且无污染,水中溶氧量必须高。即便是在同一地区,抗浪鱼也仅栖息在高氧区。它们通常群居,喜欢栖息在水底砾石或深水岩洞中。 这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和藻类为食,也会吃水中的软体昆虫和幼虫。在食物稀缺时,还可能摄食其他鱼类的鱼卵,但不吃鱼苗。 20世纪60年代,抚仙湖的抗浪鱼年产量高达450多吨。但自80年代开始,产量逐年下降,到了90年代,抚仙湖中的抗浪鱼几乎绝迹。这种曾经高产的鱼类为何面临灭绝? 主要原因是从80年代开始,除了养殖“四大家鱼”外,抗浪鱼曾是抚仙湖的重要经济鱼类,占全湖鱼产量的约60%。 抗浪鱼的产量虽在减少,但仍维持在年产300至400吨的水平,其产量下降不主要由过度捕捞所致,而是因为它的“姐妹”湖—星云湖引入了外来物种。
1982年,星云湖首次引入外来银鱼,银鱼在当地环境中迅速繁衍。随着星云湖水位的升高,大量银鱼通过水道进入了抚仙湖。据1986年数据显示,仅四年内,抚仙湖中的银鱼已累计达到几十吨。 银鱼体积虽小,但其与抗浪鱼有相似的食性。由于银鱼的加入,抚仙湖中的食物资源被迅速分配殆尽,抗浪鱼因此面临了生存的巨大挑战。 银鱼的繁殖速度远超抗浪鱼,一般繁殖季节持续三到四个月,每次可产卵约2000颗。银鱼在抚仙湖中的大规模繁殖,导致食物资源极度匮乏,从而使抗浪鱼的生存受到威胁。 抗浪鱼的保护措施 抗浪鱼数量的下降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相关部门投入了专项资金研究人工繁殖技术。经过两年的研发,利用激素和人工模拟天然产卵环境,2002年成功实现了抗浪鱼的人工繁殖。 此外,玉溪市在抚仙湖设立了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每年4月至9月设为禁渔期。在抚仙湖西岸的明星村附近,对抗浪鱼主要栖息的鱼洞进行了修复,这些鱼洞约有200多个,洞长数十米,深度在3至4米,从山崖底部直通抚仙湖。虽然抗浪鱼数量尚未恢复到历史高峰,但其数量逐年有所增加,同时当地政府鼓励人工养殖以替代野生抗浪鱼的消费。 最终:为了保护独特的抗浪鱼种群及恢复抚仙湖的生态平衡,自2007年起,玉溪市每年开展抗浪鱼人工增殖和放流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这种曾濒临灭绝的鱼类重新回归了人们的生活和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