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遗产”:古代泰山贡品赤鳞鱼,今是淡水中的“贵族”
泰山,亦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属于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总面积大约24,200公顷,最高点海拔1532.7米。 在泰山之巅生活着一种名为泰山赤鳞鱼的珍稀鱼类,这种小巧的鱼非常脆弱,不能承受极端的气温,当水温超过28℃或低于2℃时便会死亡。自明朝起,泰山赤鳞鱼便成为了皇家的贡品,专为皇室与贵族所享用的独特鱼种。 泰山赤鳞鱼虽然在普通人中并不广为人知,但在山东地区,它却是众所周知的高档淡水鱼种,被誉为“泰山的名产,泰山之绝”。泰山赤鳞鱼也被称作螭霖鱼、时鳞鱼、斑纹鱼,属鲤科,学名为多鳞铲颌鱼。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游览泰山时,曾撰写《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一诗,诗中“鲁酒琥珀色,汶水紫锦鳞”即描述了泰山赤鳞鱼。从李白的诗句可见,泰山赤鳞鱼在唐朝已是上选佳肴,乃是泰山古时留下的珍贵“遗产”。 泰山赤鳞鱼自然生活于泰山的清澈无污染的溪流中。这种鱼对水质的要求极为严格,偏爱清晰可见底的水域,或水体透明度超过0.5米,溶解氧量需超过7毫克/升,pH值介于7.2至7.6。 尤其在海拔270至800米、河床多为砾石、水流较急的地区,这些都是泰山赤鳞鱼的理想栖息地。泰山赤鳞鱼为杂食性,主要以砾石上的藻类为食,其取食方式颇为独特。 因藻类吸附在砾石上且结实不易剥离,泰山赤鳞鱼在进食时会用下颌剧烈摩擦砾石,并旋转身体来摄取藻类。 泰山赤鳞鱼的自然繁殖能力较弱,其繁殖条件比一般淡水鱼更为苛刻。雄性需历经三个冬季才能性成熟,而雌性则需四至五年才能繁殖。 成熟雌性每次可产卵6000至12000万粒,体型较大、年龄较长的赤鳞鱼通常产卵更多。尽管产卵众多,泰山赤鳞鱼在自然环境下的繁殖成活率却极低,这也是其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泰山赤鳞鱼因过度捕捞导致数量骤减,1992年被列为重点保护物种,是当地唯一的保护淡水鱼种。 随着2000年以后当地旅游业的兴起,游客在欣赏泰山美景的同时,也会品尝这一地方美味,使得泰山赤鳞鱼成为饭店中游客必选的佳肴。因稀有而昂贵,市场上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据说,在2002年,当地捕获的泰山赤鳞鱼并不是按重量而是按条销售,10厘米以下的价格为每条20至30元,而10至15厘米的大鱼价格在80至100元之间,这还仅是收购价格;在饭店,一盘泰山赤鳞鱼的售价可达数千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泰山赤鳞鱼的需求远超供应,致使大城市的订单量大增。因此,本地一位名叫李师傅的养殖专家率先开始人工驯养泰山赤鳞鱼,并取得成功,带动了更多当地居民参与养殖。 据统计,2010年当地已有70多户家庭从事养殖,年产量约100万尾。到2013年,养殖户增至200多户,年产量达到了约400万尾,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目前,人工养殖的泰山赤鳞鱼,10厘米尺寸的批发价格约为每条15至20元,饭店的售价则高达50至60元,高峰期甚至售价达到100元。据当地养殖户焦先生透露,他养殖的50多年的泰山赤鳞鱼,每条的售价超过60000元。 2008年,泰山赤鳞鱼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在2012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投身于泰山赤鳞鱼养殖业,成为当地养殖业的一大亮点,许多人因此致富。 泰山赤鳞鱼的价格你了解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