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恒河:500万只甲鱼泛滥没人吃,“垃圾鱼”清道夫却成美味
恒河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摇篮和佛教的起源地,尽管数千年已经流逝,河岸边依然保留着许多佛教盛期的古迹。对印度人来说,恒河不只是佛教的圣水之源,它本身更被视为神灵。敬拜湿婆和沐浴圣水是印度两大宗教仪式中的核心部分。 在当地,恒河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和“圣河”。全长2510公里的恒河流穿过印度北部,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经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等地,最终汇入孟加拉湾。 尽管恒河的水质不佳,浑浊不清,但河中的生物如鱼类和恒河鳖却相当丰富,据地方专家估计,至少有300万到500万只,但当地居民对这些鱼类几乎不感兴趣,不敢食用。 关于恒河鳖的数量之谜 恒河鳖,也称为恒河龟,主要分布于印度的恒河以及包括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和默哈纳迪河,还有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河流。恒河鳖是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它们喜欢在深水区域生活,那些靠近城市的恒河鳖常会上岸觅食,且并不怕人。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恒河中大约有500万只野生鳖,但没人食用这些鳖是不是因为它们不可食用呢? 实际上,恒河鳖与我们国家的鳖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品种不同罢了,它们确实可以食用。事实上,印度当地人也会食用鳖肉,只是相对较少,这主要与当地的文化习俗有关。 不过,生活在印度佛教圣地附近的恒河鳖是绝对不会被捕捞的,即使它们爬上了岸边或在人群中爬行,人们也不会捕捉它们,更不用说带回家煮着吃了。大部分印度人都信奉佛教,佛教禁止杀生。此外,信徒们经常会带食物到恒河边喂食这些鳖,因此恒河鳖通常都是“吃喝不愁”,体重可以达到数十斤。 在印度,人们常将野生动物视为神灵的化身,这就像在印度的街道上,除了行人,还有大约3亿头被奉为神圣的牛。尽管甲鱼在我们国家被视为高档水产品,美味而营养,但在印度,即使甲鳖泛滥,人们也不会将其作为食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国家被视为“垃圾鱼”的清道夫在印度却变成了抢手的美食。 “垃圾鱼”清道夫在印度的流行 印度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国家,当地人对食物的热情丝毫不亚于任何其他国家。 而印度的美食中,除了著名的“印度飞饼”,最受欢迎的还有咖喱,无论是咖喱面、咖喱鸡还是咖喱炒饭,都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印度人喜欢用咖喱调味,就像四川、湖南人爱吃辣椒一样,是他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不过最近街头巷尾突然流行起一种叫做清道夫的美食。据当地人介绍,他们已经开发出多种烹饪清道夫的方法,其中以咖喱清道夫、清道夫烧烤、水煮清道夫和油炸清道夫最为受欢迎。 清道夫的介绍 清道夫,学名豹纹脂身鲇,也被称为吸盘鱼或下口鲶,原生于南美洲河流。它之所以得名清道夫,是因为它会吃掉鱼缸中的残饵和其他观赏鱼的排泄物,帮助清洁鱼缸。 在中国的“两广”地区,清道夫因其外观和食用价值低而名声不佳,被称为“垃圾鱼”。钓鱼者甚至会将钓到的清道夫埋掉,以避免它们的繁殖。 清道夫在印度虽然也是入侵物种,但由于当地对其美味的追捧,野生清道夫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当地居民甚至感叹不够吃了。 恒河的未来 恒河的水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频繁出现的浮尸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对于印度人来说,不吃恒河甲鳖可以理解,因为甲鳖在他们的信仰中具有神圣地位。即使喜欢甲鳖的美味,也很少有人敢食用,因为你不知道这些甲鳖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接触过哪些不洁物质。 尽管清道夫不一定会吃腐肉,但恒河的水质问题,特别是含有“超级细菌”的事实,让人们对在此水域捕捞的鱼类持谨慎态度。而恒河甲鳖的过剩问题和中国对甲鳖的需求可能促使印度出口这些甲鳖,既减轻环境压力又带来经济利益。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夏季高温挑战钓鱼难?五处钓点策略大揭秘,让你鱼获满满惊喜不断!
- 鱼群离底识别攻略:4大信号提示,应对有方,连竿钓不停!
- 夏季钓小鱼攻略:高效上鱼,性价比之选,轻松收获渔获成果
- 高温天气钓鱼秘诀:推荐五个钓点,收获翻倍惊喜!
- 垂钓大草鱼秘诀:纯天然饵料探索——果蔬诱鱼心得分享!
- 夏季野钓鲫鱼攻略:揭秘三种高效钓法,私藏技巧大公之于钓鱼迷之间
- 夏季钓鱼宝典:八大神级口诀揭秘,鱼获激增!实操秘诀就在第三条!
- 夏季钓鱼黄金时机揭秘:五种天气鱼儿活跃钓位选择攻略,轻松收获满满
- 夏季实战钓鱼指南:五大时机钓浅水,轻松收获满满鱼获!
- 初夏垂钓草鱼秘籍:揭秘三款实效饵料,简单自制,轻松钓获大草鱼!
- 夏季浅滩钓位宝典:十大黄金钓点揭秘,老钓手私藏技巧,轻松实现鱼获翻倍梦想!
- 斗鱼、麦穗鱼、沙塘鲢……那些童年熟悉的鱼儿,现今是否仍在水域中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