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食蚊鱼入侵全球:30天就能繁殖,中国已沦为“重灾区”?
食蚊鱼,这种淡水鱼因捕食蚊子的幼虫而得名。它们是群居性的鱼类,体型虽小,但极喜欢活动。作为杂食性鱼类,食蚊鱼在自然水体中既吃肉也吃素。 这种鱼主要以摄取昆虫、轮虫等微生物为生,还会吃枝角类和藻类,但它们最偏爱的食物是蚊子幼虫。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一个成年的食蚊鱼每天能吃掉超过2000个孑孓。 蚊子幼虫 一旦水温超过15℃,成年食蚊鱼一天能消灭100到200个蚊子幼虫。在控制蚊虫方面,食蚊鱼无疑是一个出色的“灭蚊高手”,正因为其灭蚊能力,多个国家曾相继引进这种鱼。 然而,食蚊鱼引入成功后却演变成了全球的入侵物种之一,对中国的影响尤其严重,现已成为臭名昭著的“害鱼”。 食蚊鱼也被称为柳条鱼或大肚鱼,因其腹部通常鼓鼓的。这里需要明确的是,食蚊鱼并非中国原产,它们原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瓜达鲁普河,并后来引进到墨西哥北部的低洼地区和沟渠用于灭蚊。 在20世纪初,因北美夏季夜晚蚊虫繁多,当地专家发现一种小鱼能专吃蚊子幼虫。随后,当地政府资助了这种鱼的大规模养殖,并首先传播到了南美和菲律宾。 到了1925年,苏联(当时为俄罗斯)从意大利引进食蚊鱼,并成功驯养。食蚊鱼在1924年通过菲律宾医学科学研究所送到中国,首批鱼苗在上海试养。 半个月大的食蚊鱼 两年后,美国渔业局也送来了一批食蚊鱼,同样运到上海并迅速适应当地环境。不久,食蚊鱼在上海的自然水域如河流、池塘和水沟中大量繁殖,灭蚊计划也随之展开。 在上海,有了食蚊鱼的帮助,蚊虫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得食蚊鱼一度受到国内的欢迎。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南北各城市开始从上海引入食蚊鱼。 尽管体积微小,食蚊鱼的适应能力极强,能在南北方的江河、水库、湖泊、沼泽、稻田、水渠、洼地和池塘自由繁殖,甚至能在一般的酸碱性和淡盐度水域生存,连臭水沟也不例外。 食蚊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理论上可在4~40℃的水温中生存,几乎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在15~30℃的水温范围内,食蚊鱼的生长速度最快。然而,食蚊鱼略怕高温,在夏季高温时通常躲在有树荫的区域。 从70年代开始,食蚊鱼在中国的繁殖迅速,成为当地水域的常见物种,其数量迅速扩张,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说是一个生育“机器”。 尽管每条雌性食蚊鱼每年产卵数量并不高,大约200~300粒,但研究人员观察到,新孵化的幼鱼在30天后就能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殖。 食蚊鱼的无节制繁殖,加上没有天敌的情况,导致中国许多水域受到其侵扰。 讨论食蚊鱼灭蚊的效能时,许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何它会变成全球性的“害鱼”。虽然食蚊鱼确实能有效控制蚊虫,但它们也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表面上食蚊鱼是杂食性,但实际上更倾向于肉食性。除了蚊虫外,它还会捕食其他鱼类的鱼卵和刚孵化的幼鱼,成为其捕食对象。 自从20世纪60年代食蚊鱼被引入云南后,它迅速侵入了滇池、星云湖、大理西湖等大型水域。食蚊鱼首先与当地的原生青鳉鱼竞争,据当地渔民回忆,在七十年代还能在澜沧江看到青鳉,但随后这种鱼越来越少见,可能是被食蚊鱼逼到了“生存的边缘”。 由于食蚊鱼的攻击性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它对云南水域的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原生的青鳉由于生存空间和食物的减少,逐渐从当地水系消失。 2011年,在广东对珠江水系的食蚊鱼解剖中发现,一条仅2.4厘米长的食蚊鱼体内有3条罗非鱼幼苗,说明食蚊鱼对本土鱼类构成了严重威胁。 食蚊鱼的身体结构独特,成年个体没有胃,消化系统简单且效率高,因此它们既贪吃又快速消化。如果能适当控制其数量,食蚊鱼对控制蚊虫确有一定帮助。 然而,食蚊鱼数量一旦失控,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失衡,甚至引发本土原生鱼类的灭绝。 如果能找到一种既能发挥食蚊鱼的灭蚊效能又不破坏生态的方法,那将是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 至于食用价值,食蚊鱼虽小,但制成红烧小杂鱼或小鱼酱都相当美味,值得一试。(www.de62.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