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牢底坐穿鱼”:重庆大爷江里钓起一条大鱼,朋友劝他赶紧放生吧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

"牢底坐穿鱼"这个术语源于网络,通常指那些在开放水域中钓鱼的爱好者不经意间钓到了受保护的鱼种。

最近,一位来自重庆的老钓鱼爱好者,在本地的开放水域使用符合规定的“一钩一线一竿”的渔具钓鱼。没想到不久就钓上了一条大鱼,用网子捞上岸后,他发现这条鱼有些特别。

经过对照,他才意识到自己钓到的是一条受保护的胭脂鱼,吓得他赶紧将鱼放回了水中。

这条胭脂鱼是怎么被钓上来的?这位重庆的老人今年已七十多岁,退休后经常感到无聊。

他的朋友看他没事做,就邀请他去河边钓鱼。第一次钓鱼就大获成功,从此他就爱上了这项活动。

每当有空闲时间,他就会约上几位好友一起去河边钓鱼。

最近,他像往常一样和两位朋友一起去离家不远的河边钓鱼,在一个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设立钓点。

考虑到冬天鱼难钓,他简单撒了些酒米,并用活红虫作饵,以提高吸引鱼的效果。

一上午快过去了,他们三个人一个鱼也没钓到。正当他们准备收竿回家时,浮标突然动了一下,随后被迅速拖走。
(www.de62.coM)

手中的鱼

老人一拉竿,立刻感受到了鱼的重量,鱼竿弯成了弓形。因为使用的渔线较细,他不敢硬拽,只能慢慢地消耗鱼的体力。

经过大约七八分钟的拖鱼,这条鱼的力气几乎耗尽,老人用网子将其捞上岸。

取下鱼钩,他拿起鱼来一看,感觉像是胭脂鱼,便叫来不远处的朋友来确认。

朋友一看便确认这是一条野生胭脂鱼,并劝他赶快放生。

幸运的是,这条野生胭脂鱼没有受伤,老人在放生前拍了照留念,然后将其释放回江中。

老人放生了鱼

胭脂鱼介绍

胭脂鱼,也称为火烧鳊,燕雀鱼、血排、粉排、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等,属于胭脂鱼科、胭脂鱼属。

这种鱼虽然外观平凡,形状与鳊鱼类似,背部隆起,鱼鳍高耸,类似于船的帆,因此在广东地区有“一帆风顺”的别称。

它的体型侧扁,头小眼大,鱼嘴前端突出且肥厚,向下弯曲。

胭脂鱼的背部高耸,整体呈现不规则的三角形,背鳍高起,向尾部逐渐降低,接近鱼尾。

其体色鲜艳,像女性的胭脂水粉,主要由黑、红、紫、白四色组成,并带有些许不规则的斑点。

胭脂鱼的生活环境

胭脂鱼源自远古时代,其祖先可追溯至恐龙时代的中生代,大约有2.5亿年的历史。

在中国,胭脂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包括上、中、下游,尤其是上游数量最多,福建地区的闽江也有其踪迹。

这是一种中下层水域的鱼类,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的缓流区域,幼鱼期喜欢生活在水底多砾石的浅水区。

胭脂鱼的饮食习性

胭脂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水底的有机物质为食,包括青苔、水藻、水草的嫩芽、浮游生物以及一些高等植物的碎屑。此外,一些软体动物和小昆虫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钓到胭脂鱼应当放生的原因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胭脂鱼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经过数十年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在长江中的胭脂鱼数量已非常稀少。

1988年,野生胭脂鱼被正式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因此,如果在野外钓到胭脂鱼,由于普通人难以区分是否为野生种,最安全的做法是放生,以避免法律问题。

胭脂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胭脂鱼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的说法,其中“黄排”即指胭脂鱼。

20世纪50年代,胭脂鱼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958年,四川宜宾市渔业社的数据显示,胭脂鱼占当时岷江渔获总量的13%,但随后其数量急剧下滑。

胭脂鱼被过度捕捞

随着捕鱼技术和设备的进步,大量胭脂鱼被捕捞,尤其是在它们的繁殖季节,即每年的3至4月份,渔民会在胭脂鱼溯河产卵的途中大规模捕捞,严重影响了其种群的繁殖能力。

胭脂鱼的减少与筑坝相关

胭脂鱼是洄游性鱼类,需要上游繁殖。1971年,在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地区修建的葛洲坝,阻断了胭脂鱼溯河的路径,导致其无法到达传统的繁殖地,从而加剧了其数量的减少。

胭脂鱼的繁殖能力不足

除了生存环境的破坏外,胭脂鱼自身的繁殖成功率本身就较低。1997年,万州水产研究所进行的人工繁殖实验显示,尽管获取了大量胭脂鱼授精卵,但成活率极低,大多数胚胎无法成活。

环境污染对胭脂鱼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沿江工厂的增多,这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江中,严重污染了水质,进一步威胁到胭脂鱼等水生动物的生存。

总结: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治污措施的加强,江水质量有所改善,非法捕捞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的控制。这为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恢复创造了条件。重庆老钓鱼者能够钓到野生胭脂鱼,显示出当地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虽然他钓鱼经验不多,但他的环保意识表明,他比很多老钓鱼人更懂得如何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如他所示,正确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也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