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我国脉红螺入侵黑海,泛滥成灾成“全民公敌”,在国内它不够吃?

钓鱼知识佚名2024-05-24385

黑海位于欧洲东南部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是一个内陆海。因其深沉的海水颜色及频繁的暴风天气,海面呈现出较深的色泽,由此得名。

黑海西侧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连接,而北侧则通过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接。

黑海的整体轮廓呈椭圆状,从东到西的距离大约是1150公里,最宽处在南北方向上达到611公里,最窄处的直径为263公里。

黑海的海岸线总长度为3400公里,海水的平均深度约为1315米,最深点深达2210米,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围绕黑海的国家包括东北侧的俄罗斯、东侧的格鲁吉亚、北侧的乌克兰,西侧是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南侧则是风情万种的土耳其。

脉红螺最初在1947年在黑海被发现,它的壳非常坚厚且硬,因此黑海的“捕食者”对这种螺无能为力。没有天敌的威胁使得脉红螺在黑海迅速繁殖,转变为一种侵略性物种。

黑海周围的国家始料未及,这种源自中国的脉红螺是如何突破屏障进入黑海,并迅速泛滥成灾的,导致它们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脉红螺在当地成了众矢之的。

入侵黑海的脉红螺是一种海螺,它在中国沿海尤其是黄海、东海和渤海广泛分布。

成年脉红螺的螺壳高度一般在104毫米左右,最大可达140毫米,宽度约为78毫米,壳体形态呈四方形。

脉红螺的壳非常坚实,具有六层壳面,壳面上有均匀分布的低矮螺肋,形成突出的肩部。

脉红螺的表面主要呈棕色并带有花纹,螺口部分略呈橙红色。

脉红螺喜欢栖息在近海岸的水域,一般生活在3至15米深的区域,藏身于海泥、泥沙和碎贝壳中。

脉红螺的食性多样,幼螺主要以各类海洋藻类为食,成熟后则转为食肉性,主要捕食蛤蜊、蛏子等海洋生物及动物尸体。

黑海原本盛产牡蛎和双壳类生物,但自从脉红螺的入侵后,大量牡蛎被捕食,几乎导致了牡蛎的绝收,给周边的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网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