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船老大一网捞出4900斤大黄鱼卖了957万,一夜暴富!
2022年1月15日,晚上7点半,浙江省宁波象山石浦东门渔村的三大队码头上,聚集了许多附近的居民和鱼贩。 码头的两旁,摆满了烟花和鞭炮,当一艘满载渔船即将靠岸时,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大声喊着:放炮! 随着村民点燃烟花,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美丽的光芒伴随着鞭炮声响彻夜空,庆祝这艘渔船满载而归。 渔船停靠码头后,众多等待的村民和鱼贩子挤向前去,他们急切地想一睹满载的野生大黄鱼的壮观场面。 一筐筐的野生大黄鱼被从船上搬运到码头,共计155筐,总重达4900斤,最终以95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 那么,大黄鱼为何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呢? 01 这要从2021年讲起 他的名字叫林海平,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主要靠打渔为生,常带着船员们在辽阔的大海上捕鱼。 林海平是“浙象鱼31088”号渔船的船主,每次出海,船上至少需要十几名来自贵州、江苏、浙江等地的船员。 捕鱼生涯极为辛苦,每次出海通常都要十天到半个月,海上天气多变,面对着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尽管船员们的收入相对不错。 但作为船长的林海平,并非每次出海都能满载而归,有时几天都捕不到鱼,甚至连船员工资和日常开销都得赔上。 幸运时,遇到鱼群一次捕捞就能赚大钱,尤其是捕到珍贵鱼种时,一夜之间就能暴富。 2021年12月27日,林海平和16名船员整理好渔具,准备好油料和生活用品后,驶向东海深处捕鱼。 林海平驾驶渔船,在海上航行了整整一天一夜,最终到达我国东海的边界线,那里与日本、韩国的捕鱼区相邻。 短暂休息之后,林海平便指挥船员们准备好渔网,按各自分工,准备开始捕鱼。 捕鱼的头几天收获甚微,接下来的几天更是时常一网空,这让林海平非常焦虑。 时间一晃,船员们在海上已经捕鱼十多天,但收获寥寥,林海平的心情也变得焦虑。 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出海,因为年关将近,鱼价上涨,如果能捕到足够的鱼,定能大赚特赚,但若捕不到,就要亏损十多万。 林海平心知,如果继续捕捞可能会更亏,所以决定再坚持几天,如果依旧没有收获,就准备返航。 然而,正是这几天的坚持,迎来了他一生中捕鱼的辉煌时刻。 02 一网成富,一夜之间暴富 2022年1月14日晚上6点,林海平再次带领船员进行捕捞作业,此次采用两艘渔船双拖网的方式进行。 两小时后,林海平感觉时机成熟,指示船员们停止航行,准备收网。 当渔网从海水中提起,船员们都惊呆了,网中满是黄澄澄的大黄鱼,还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林海平迅速跑到甲板上,让船员把网放下,兴奋地说:“兄弟们,发财了,全是大黄鱼,有几千斤呢!” 看到满网金灿灿的大黄鱼,林海平心中无比激动,他拍了照片立刻发给妻子。 林海平从事捕鱼已近三十年,虽每年都能捕到些大黄鱼,但一次捕获几千斤还是头一遭。 妻子得知后同样欣喜若狂,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次日一大早,已有几家批发商上门询问。 大黄鱼极为珍贵,一旦捕获就无法存活,所以林海平决定当晚带队返航回象山石浦。 1月15日晚,码头上的二十多家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批发商见到卸下的大黄鱼后,都表示非常满意。 这些野生大黄鱼是稀有的高档海产品,任何批发商若能购得再转手销售,几乎是稳赚不赔,因此现场竞价十分激烈。 从晚上八点开始讨价还价,直到夜里11点多,才确定将这批大黄鱼分为三个等级出售。 一斤至两斤内的大黄鱼,每斤售价1300元;两斤以上至三斤的,每斤2100元;超过三斤的,每斤则高达2900元。 这次共捕获的野生大黄鱼总重4900斤,最终四家批发商以957万元人民币的总价购得,现场支付了不少于50万的定金。 林海平一夜之间赚取了近千万的财富,这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都说他的好运使他一夜之间暴富。 03 为何大黄鱼能卖出高价? 大黄鱼,又名黄瓜鱼、黄花鱼或黄金龙,属于石首鱼科黄鱼属,是海水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及黄海南部。 这些地区还包括邻近国家如日本、韩国和越南的周边海域,主要在西北太平洋区域。 大黄鱼喜欢在浅海区域活动,通常在水下50到70米的深度,其活动水层并不固定。 比如在早晨和黄昏,它们通常靠近水面活动,而在夜间和白天则会潜入更深的水域。 之所以能一次捕获数千斤的大黄鱼,是因为大黄鱼具有群居习性,特别是在繁殖期,会成群结队从远海游向近岸。 大黄鱼是捕食性鱼类,在海中主要以毛颚类、腹足类、头足类等为食,也包括一些硅藻类。 大黄鱼的过往辉煌 大黄鱼曾是重要的海上经济鱼类,渔民们继带鱼、墨鱼和小黄鱼之后的主要捕捞对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海域的野生大黄鱼数量众多,尤其是在鱼汛期,大批大黄鱼从远海游向近岸。 根据浙江、上海、福建的老渔民回忆,每年的鱼汛期,一网下去常能捕到数千斤,渔船满载金灿灿的大黄鱼返航,且鱼的体型都非常大。 七十年代,随着捕鱼技术的进步,捕获的大黄鱼数量更是激增。据统计,当时的野生大黄鱼年捕捞量达到了超过20万吨,然而好景不长。 大黄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野生大黄鱼数量的迅速减少主要是因为繁殖期的种鱼遭到疯狂捕捞。 每年的4月到6月及9月到10月是大黄鱼的鱼汛期,大黄鱼从外海游到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产卵区,在近海岸产卵繁殖。 当时正值经济发展高峰,渔民着眼于捕捞更多的大黄鱼以卖钱,忽视了保护正在产卵的大黄鱼,误认为这是一年中的捕捞高峰期。 大量野生大黄鱼的捕捞导致资源快速枯竭,即便是渔业部门当时也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但大自然的惩罚不久就显现出来。 到了2000年,我国东海区的野生大黄鱼年产量仅为9000多吨,与三十年前的20万吨相比,已大不如前。 沿海地区的渔民表示,即便是在大黄鱼的繁殖期,也难以遇到大黄鱼群,捕获的都是体型较小的个体。 鱼类学者发现,大黄鱼的种群结构复杂,同一群体内的大黄鱼年龄差异可达30年。 一旦种群受到破坏,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 因稀有而珍贵 野生大黄鱼资源的濒临枯竭使其价格居高不下,这也是其价格能够高达数千、上万元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并非突然飙升,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其价格大约只有5毛钱一斤。 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捕捞量的减少,价格开始水涨船高。 从几毛钱一斤迅速上涨到几十元,大个体的野生大黄鱼甚至卖到了上百元一斤,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 即便是出海的渔民,捕获了大个体的野生大黄鱼也舍不得自己食用,而是选择卖给鱼贩。 总结:野生大黄鱼是海洋中的珍品,主要供应给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的餐桌。在上层社会的宴请中,野生大黄鱼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其他海产品,普通家庭餐桌上很难见到。 大黄鱼因其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而备受青睐,新鲜的大黄鱼烹饪出的佳肴,总是让人赞不绝口。 此外,大黄鱼属于石首鱼科黄鱼属。其鱼泡晒干后可制成高档的鱼胶,是八珍之一,有“海洋人参”的美誉,是一种上等的滋补佳品。 林海平此次捕获了4900斤野生大黄鱼,虽然让他一夜之间暴富,但也有人担忧这是否会对刚刚开始恢复的大黄鱼资源造成再次破坏? 这一问题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