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湖的悲伤:非洲鲫鱼疯狂进入,一年繁殖5次,吃货:吃不完啊
在我国西南部,有一片广阔的水域,名为万峰湖,又被称作天生桥水库,位于云南、贵州与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带。 这个万峰湖是一座巨大的人造淡水湖,水面达到了176平方公里。由于位于西南部,该地区自然风光旖旎,万峰湖更是被誉为“西南之冠,山水间的画卷”。 这片宽敞的水域和丰沛的湖水培育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吸引了众多钓鱼爱好者,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野钓圣地。 然而,现在的万峰湖却逐渐成为了钓鱼人的烦恼之源。 这是因为近年来大量非洲罗非鱼的涌入,使得湖中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原生的鱼种几乎难以再捕获。 万峰湖原本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以鲢鳙、草鱼、鲤鱼、鲫鱼、翘嘴、鳊鱼、红尾和鲶鱼等本地鱼类为主。 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当地建立了许多农家小院式的钓鱼中心,吸引了众多希望享受休闲的钓鱼爱好者。 这些钓鱼辅助设施确保钓鱼人在假期钓鱼时更加舒心便捷。 特别是因为万峰湖广阔的水域和清澈的水质,使得湖中的鱼类味道更加鲜美。尤其是翘嘴、草鱼和鲤鱼,肉质细嫩,带有淡淡的甜味。 但自从网箱养殖介入万峰湖后,很多生长快速且易于饲养的外来鱼种成了养殖者的首选。 因此,部分养殖户的网箱出现漏洞,导致外来物种大量逃逸,这使得万峰湖渐渐不再受到钓鱼人的欢迎。 大批非洲罗非鱼的涌入,每年能繁殖高达3次,短短几年就成为湖中的主要物种。 据钓鱼爱好者介绍,如今在万峰湖钓鱼,无论是底钓还是浮钓,远投或近投,只要一下饵,非洲罗非鱼就会成群结队地第一时间涌至。 如果这些非洲罗非鱼体型大一些也还好,因为水质良好,其味道非常可口,肉质优良且几乎无刺。 但问题在于,大部分非洲罗非鱼都是以指甲盖大小的幼鱼为主,这些小个体不仅难以钓起,甚至连吃都不方便,让钓鱼人感到极大的困扰。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峰湖逐渐失去了钓鱼人的青睐。 自从非洲罗非鱼进入万峰湖后,由于缺乏天敌,它们开始大量繁殖。 这种罗非鱼,又名非洲鲫鱼,最初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引进我国进行养殖。它们的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繁殖力极高。 据记录,这种鱼仅需一年便可长达400克左右,体重一达到150克就能进行自然繁殖。 一旦达到性成熟期,它们可以每隔30-50天繁殖一次,每次可产卵约2000枚。在条件适宜时,它们一年可产卵4到7次。 雄鱼会把受精卵含在嘴里孵化,这使得它们难以被控制。 在罗非鱼进入万峰湖后的几十年间,它们的数量迅速增加,对本土鱼种构成了巨大压力。 由于食物匮乏,罗非鱼开始捕食本地鱼类的卵和幼苗以维持生存。 这样,短短几年内,万峰湖的本土鱼类因资源竞争而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很多种类都濒临消失。 如今的万峰湖,满湖都是罗非鱼。一到天气炎热,成群的罗非鱼便聚集在岸边,连用石头砸也难以驱散。 最后:自从罗非鱼被引入我国南方水域后,它们几乎侵占了所有湖泊。最初人们对此不以为意,但现在,它们的数量已经多到连钓鱼人都感到厌烦,即使很好吃,也难以应对这样大量的罗非鱼。 那么,关于万峰湖,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