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马鞍山发现野生中华鲟,十年禁渔成果最显著,欢迎归来
但是,由于过去的工业污染、河流截断、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的野生中华鲟数量已濒临灭绝的边缘。 得知这样的消息后,难以想象野生中华鲟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是否中华鲟将步白鲟的后尘? 同时,长江的鱼类资源也位居我国之首,据了解,整个长江流域共有鱼类435种,其中特有鱼类达到了180多种,这些丰富的鱼类资源也使得长江成为我国渔业输出的重要地点。 这样严重的渔业资源流失,也间接导致了长江的水生生态环境出现了缺失。因此,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类也越来越少,许多特有种类不断灭绝。 不仅如此,如长江鲟、中华鲟、江豚等物种,如今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从1981年开始,我国便开始对这些特有物种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并从那时起,每年都会对长江流域实施不定量的放流。 在40年的放流努力后,中华鲟是否会有转机呢? 公告显示,最近几年的长江野生中华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在长江葛洲坝下监测到的中华鲟成鱼数量仅剩13条,并且这些鱼已连续数年未有自然繁殖行为。
此外,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繁殖场所也仅剩巅峰时期的不到1%。 我们坚信,努力总会有回报,中华鲟不会重蹈白鲟的覆辙! 据新华网报道: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的运粮河的一个泵站过滤池中,有居民发现了一条“怪鱼”,后经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条野生中华鲟。经测量,这条中华鲟的体长约50厘米,重约10公斤。 这条中华鲟的出现,也消除了过去的一些担忧。同时,这也证明了长江十年禁渔的成效。 成年中华鲟的体重可达400公斤,体长可达4.5米,寿命最长可达40年,具有从海洋到河流的洄游特性。 而幼鱼会在长江流域成长,直到长到一定体型后,它们会游入海洋,等到成熟后,每年夏初开始洄游,逆流而上,通过上海、南京、武汉、宜昌、重庆等地,历经半年,完成长达3000多公里的行程,最终在上游产地产卵繁殖。 尽管如今对长江的保护我们极为重视,但有些伤痕想要修复却非常困难,中华鲟的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最后好了,对于中华鲟,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揭秘钓鱼饵料中的秘密武器:拉丝粉的神秘功效与实用技巧——钓鱼饵料研究
- 老钓友揭秘:不换漂也能钓遍天下!六种鱼情攻略,空军风险提前知!
- 这五种河鲜美誉为『淡水之宝』,野生珍稀难购,你品尝过几种?
- 夏季久坐无鱼咬钩?别只怪天气,这四大原因可能是关键所在!
- 三伏天垂钓遭遇杂鱼困扰?老钓手揭秘四大绝招,轻松钓获大鲫鱼!
- 掌握初夏钓鲫秘诀:早晚钓边技巧,夜钓守钝策略,轻松享受垂钓乐趣!
- 夏季野钓黄金期揭秘:这三种天气最适宜钓鱼,刮风天也要稍逊一筹!
- 以下是重新改写的一条标题: 如何轻松找到鱼窝进行野钓?五种方法让你爆护,避免空手而归的尴尬!
- 路滑返底钓术揭秘:掌握技巧,轻松垂钓!
- 如何挑选适合目标鱼类的子线弹性?
- 夏季高温挑战钓鱼难?五处钓点策略大揭秘,让你鱼获满满惊喜不断!
- 鱼群离底识别攻略:4大信号提示,应对有方,连竿钓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