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钓令,“甩锅”钓鱼人?钓友:这个锅我们可不背!
长江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十年禁渔期,这是自建国以来时间最长、管理最严格的一次禁渔行动。尽管每年都会有类似的禁渔措施,许多江边的渔民已习惯这种情况,大家通常认为这与往年无异,不会有太大的执行力度。 然而,随着禁渔措施的全面推进,渔政巡逻执法力度明显增强,长江流域的巡查检查已转变为日常工作。据过去四个多月的执法记录显示,居住在长江中的渔民已经全部上岸,同时,渔政部门也清除了大量被禁止的捕鱼工具,如“绝户网”、“粘网”、“拦河网”和“迷魂阵”。 《渔政:亮剑2020》的实施表明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传,而是真正的严格执行。由于执法严格和管理严密,触动了少数人的利益,一些人开始抱怨长江禁渔是因为钓鱼人的问题。他们质疑为什么长江的鱼越来越少,都是因为钓鱼人过度钓鱼,特别是那些频繁挥动鱼竿的锚鱼人,才是鱼资源减少的真正原因。因此,为了恢复长江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才需要实施长达10年的禁渔期。 尽管江边确实有许多钓鱼人,其中包括一些进行锚鱼的人,少数人甚至使用先进的装备在可视水底的条件下进行锚鱼,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将长江里的鱼资源枯竭归咎于钓鱼人,这种说法显然有些牵强,似乎是在无端指责钓鱼人。那么,钓鱼人真的是导致长江鱼资源减少和进入十年禁渔期的罪魁祸首吗?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长江中的一些珍稀野生水生动物: - 白鲟,被誉为“淡水鱼之王”,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体长可以达到2至3米,重量在200至300公斤,而最大体长可达7.5米左右。白鲟体色浅白,上下颌都长满尖细的牙齿,有一个剑状的长吻,故又名“朝剑鱼”。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 中华鲟,体长通常在40厘米左右,最大可达5米,最重可达600千克。它的体形纺锤形,头部尖,吻部前有四条吻须,其口位于腹面,可伸缩成管状。中华鲟的寿命最长可达40年,被视为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同样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达氏鲟,又称“长江鲟”,体长可达1.1米,体表呈灰褐色,腹部白色。吻部尖细,嘴边上长有两对较长的吻须。达氏鲟主要以水生昆虫、无脊椎动物及小鱼小虾为食。这种鱼仅分布在中国长江的干支流中,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中华江豚,也称白鳍豚,身长1.5至2.5米,成年雌性大约2.5米,雄性2.3米左右,体重通常在200至300斤之间,最大可达500斤。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2002年估计数量不足50头,因其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 长江中还有许多其他野生水生动物,如江豚、胭脂鱼、扬子鳄等,它们的数量每年都在下降。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一篇国际学术期刊上透露,长江白鲟未能存活到2020年,已被宣布灭绝。 |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别不信,钓大鱼时多下一支竿,上鱼概率翻一倍!
- 野外钓大鱼,最好不要做这3件事,老钓友都吃过亏!
- 鲫鱼!确定钓懂了?摸透这5大习性,野钓爆护不再难!(建议收藏)
- 酸笋水泡方块饵,野钓鲢鳙诱鱼效率狂飙10倍!钓友实测爆护绝招!
- 实战总结!从鱼口位置判断灵钝,野钓/黑坑中鱼率提升攻略
- 钓鱼避雷指南:远离这三种人,你的渔获才能“支棱”起来!
- 夏季钓鱼,钓深水还是浅水?搞懂这3个规律,让你渔获翻倍!
- 大暑“蒸煮”模式开启!台风 暴雨 桑拿天,全国分区垂钓攻略来了
- 夏季钓鱼掌握这3个“黄金法则”,大鱼主动咬钩!
- 30斤巨鲤泛滥成灾?欧洲人靠这招轻松钓获,国内野钓竟能借鉴?
- 盛夏钓草鱼总空军?5种“爆护饵料”公开,草鱼追着咬钩!
- 盛夏老钓手私藏的4个爆护秘诀,最后一个90%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