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银鱼跌落“神坛”,曾被21省争相引入,如今却成“烫手山芋”
回顾上世纪80年代,银鱼的受欢迎程度无疑是那时候全国之最。在那个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银鱼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太湖非常著名的湖中美味,太湖三宝之一的银鱼,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不小的经济价值,成名于全国,甚至在当时还极大地推动了出口业的收益。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银鱼的境遇逐渐每况愈下。曾经被各省视为“财富密码”的银鱼,现在却跌下了“神坛”,甚至一些移植的水域也饱受诟病! 而且银鱼还具有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易于饲养等优点。银鱼的市场价值非常高,国内市场普通售价为50~60元/斤,高峰时期甚至能达到100元/斤。 在那个时代,如此高的经济收益是非常罕见的。 实践证明,银鱼的引进养殖是成功的。其中最出名的例子是云南,在1984年,仅几年时间,滇池的银鱼产量就达到了3500吨,云南省引进的水域总产量超过6000吨,为当地带来了超过一亿的经济收益。 其中,银鱼的总移植水域面积至少达到了30万公顷,而国内的大型水域总量约1600万公顷,这一数据足以显示银鱼热潮的规模。 从“神坛”跌落,真是成也银鱼,败也银鱼!在多地引进后成功不久,越来越多的水域开始尝试加入,但问题也随之出现。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对太湖银鱼的细致观察之后,最终确定了太湖大银鱼的产卵温度为0.5~9.6℃,产季为冬季;而新银鱼的产卵温度为9.2~22℃,产季为春季。 但为何在成功引进后,现在许多地方却对银鱼极尽谩骂? 银鱼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地的渔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它的存在也给引进的水域带来了不可抹消的破坏。 银鱼的繁殖能力有多强,与我国的四大家鱼相比就能看出来了! 而银鱼的食性非常贪婪,具有极强的资源抢夺能力。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是银鱼一生的主要食物,当银鱼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时,它就会开始捕食小型鱼虾,成为肉食性鱼类。 还有就是,由于引进的原因,在云南的例子表明,这个曾被誉为“生物王国”的地方,如今却出现了土著鱼种的崩溃现象。 但现在,云南的土著鱼种中有高达138种处于濒危状态,最出名的有云南光唇鱼、裂腹鱼、弓鱼、盘鮈鱼、白鱼、抗浪鱼等。 而滇池的白鱼、洱海的弓鱼、春鲤、大头鲤等,不是数量急剧减少,就是几乎完全消失。 总结从经济价值来看,银鱼的成功是肯定的,但尽管其移植成功,银鱼却未能像四大家鱼、鲫鱼、鲤鱼那样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家庭中。看来,银鱼也是失败的。并且,从对引进水域生态的角度来看,银鱼的引进同样是失败的,在不久的将来,一旦无法彻底解决银鱼带来的生物链破坏,其中的损失也将是无法估量的。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