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入侵珠江最成功的鱼,在我国生活40多年,还有人以为它是草鱼
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丰盈的河水与众多的支流,也让珠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加上国际化经济的开展,一些外来的鱼种也趁机进入珠江,并凭借一己之力在珠江中扎根发芽,像罗非鱼、革胡子鲶、清道夫、鲳鱼、麦鲮等外来鱼种随处可见,然而入侵最成功的当属麦鲮。 01麦鲮为何是入侵珠江最成功的鱼? 在2019年时,研究人员对珠江流域进行了调查,此次采集5867尾鱼样本,其中有927尾外来物种,这之中麦鲮数量为407尾,而罗非2个品种累计才478尾,可见麦鲮已经在数量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同时根据珠江流域钓鱼人的反馈,如今在珠江中垂钓基本上钓到的都是麦鲮,想要钓到鲫鱼鲤鱼等是非常困难的,不过钓麦鲮也比钓清道夫要好,因为麦鲮在水里的劲很大,钓着很过瘾,并且还可以带回家做成鱼丸。 不过小编没有去过珠江流域垂钓,但网上经常晒出当地成群的罗非鱼,现在却被麦鲮抢了风头,那麦鲮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头呢? 02麦鲮在珠江流域的40多年 麦鲮全称为麦瑞加拉鲮,于1982年从印度引入我国。当时为了丰富国人的餐桌,我国从世界上引进了多种具备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而麦鲮进入我国之后,也的确展现出了它独有的经济价值。 麦鲮是一种广温性的鱼种,即使是在低氧环境下、水温不低于14C的时候,麦鲮依旧可以正常地生活繁衍,它们以各类谷物、腐败植物、浮游生物等为食,适应能力强又不挑食的麦鲮,来到我国之后便仿佛来到了乐园。 对于养殖户来说,麦鲮的抗病性和生长速度也让他们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在食物充足且饲养环境适宜的时候,当年繁殖的麦鲮即可达到300克以上,最大的可达800克以上。 同时麦鲮2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单次产卵量10~15万枚,并且体型越大的麦鲮产卵数量更是会成倍增加,像6斤重的麦鲮单次可产卵30~45万枚,同时鱼卵的存活率高达3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