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农村很常见的两种鱼,麦穗和鳑鲏,如今还能看到吗?
还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小孩子们玩得最多的游戏之一,就是到农村的小河沟里面抓鱼,那个时候也没有别的玩具可以玩,每到放暑假的时候,摸虾抓鱼成了男孩子们的最爱。 在记忆中,最多的两种鱼,就是麦穗鱼和鳑鲏鱼。那个时候我们并不这样叫它,麦穗鱼被称为“麦糠花儿”,意思是像“麦芒”一样,长不大。鳑鲏鱼则被称为“菜板鱼”,它那扁扁的身体,就像是一个菜板。 这两种鱼到处都是,在池塘边的草丛里放一个瓶子,里面放点食物,过一会再去提起来,里面保准会钻几条小鱼,麦穗鱼看起来平平无奇,鳑鲏鱼则是五颜六色,所以大家更喜欢鳑鲏鱼。 捉上来的小鱼,我们通常把它们装在瓶子里观赏,但通常过不了半天时间,这些小鱼都翻白肚了,这个时候只能把它们扔了喂鸡。小时候池塘里的小鱼数量太多,有时候家长也会给大家分配一点任务,没事的时候就去抓鱼来喂鸡、喂鸭子,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去跑到池塘边,使用盆子或者破旧的蛇皮袋,里面装一些馒头渣,来抓这两种鱼。 抓得多了,就将其扔给家里养的家禽,难怪那个时候的鸡肉、鸡蛋吃起来很香,不像现在城市里买到的那种,吃起来比较松散,也没有那种香味。 除了抓鱼之外,就是喜欢钓鱼。拿家里的绣花针,放在蜡烛上烧红,然后用老虎钳把它弯成鱼钩的形状,一头再绑上一根丝线,找一个竹竿,一个简单的钓鱼工具就搞定了。到鸡棚下面的土堆里面挖一下,就能挖到不少肥美的蚯蚓,将其挂在鱼钩上,随便扔到池塘里,就能钓得上鱼。 当然,由于绣花针弯成的鱼钩比较大,麦穗鱼和鳑鲏鱼都吃不到嘴巴里,所以钓到的基本都是鲤鱼、鲫鱼,偶尔能钓得上草鱼,拿回家可以打打牙祭。 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家里面能吃到鱼,全凭我这个爱钓鱼的小孩子,家长们都忙着干农活,根本无暇顾及我们。所以小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去钓鱼、抓鱼玩。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清贫一些,却过得很快乐。转眼一晃,30多年过去了,农村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如今时常还想念家乡的生活,想念农村小河沟里面的麦穗和鳑鲏鱼。 每次放假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再到村子旁边的池塘里看一下,有时候会带着孩子去重温儿时的抓鱼游戏,找一个空着的罐头瓶,一头绑上绳子,里面放点食物,抛在池塘里,等待着鱼儿上当。 不过提上的瓶子,大多数时候是空空的。偶尔有几条小鱼,也只有麦穗的身影,鳑鲏鱼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据家里面的老乡讲述,这种“菜板鱼”已经多年没见了,麦穗鱼好像还是不少。 回想起来,难免有些伤感。麦穗和鳑鲏,曾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如今只剩下麦穗那孤单的影子。鳑鲏鱼都去哪里了?据称它们对水质要求过高,一些地方的水质,可能对它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导致其一度消失。 听老乡说,在水质好一点的地方,还能看到这种鱼的影子。回到城市之后,在水族馆经常能看到鳑鲏鱼的身影,原来它们已经完成华丽的转身,由农村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成了水族爱好者的抢手货。 这种变迁,可能是30多年前没有想到的。那个时候不起眼的菜板鱼,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要掏钱才能买到的观赏鱼。 各位网友,你们小时候抓过这两种鱼吗?现在你们那里还有这两种鱼的身影吗?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