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两种小鱼,曾是“好基友”,如今命运截然相反
80后一代,是否怀念三十多年前的农村生活。 在乡村的田野间,池塘总是孩子们的乐园。里面有两种小鱼,就像童年的两位小伙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和乐趣。 小麦穗鱼,那种小巧玲珑、灵动活泼的身影,总是成群结队地在水中穿梭。而那种五彩斑斓的小鱼,我们亲切地称之为“石光皮”,它的美丽让人难以忘怀。 农村长大的孩子,一定都还记得这两种小鱼。 野钓鳑鲏鱼 依稀还记得,这两种小鱼在池塘中总是形影不离,因此称它们为一对“好基友”也不为过。 儿时,我们总是热衷于一场场抓鱼的嬉戏,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那两种小鱼。在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岁月里,抓鱼游戏点亮了我们的童年时光,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惊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如今却只剩下麦穗鱼的形单影只? 1、相似的繁殖方式,让它们曾经形影不离 麦穗鱼和鳑鲏,有着较为相似的繁殖方式,它们都喜欢把自己的卵产到石头上,或者水中的河蚌上。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小伙伴们经常跑到村边的小河里嬉戏玩耍。河底布满了形态各异的石头,其中有一些特别黏糊糊的石头,上面沾满了细小的点点,仿佛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的神秘礼物。 我们会兴奋地捡起这些石头,小心翼翼地拿回家,然后放进水缸里。 过了一段时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黏糊糊的石头上,竟然密密麻麻地长出了许多小鱼苗!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犹如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这些小鱼基本上都是麦穗鱼和鳑鲏鱼,虽然体型微小,但生命力却异常旺盛。 当时的我,天真无邪,还以为这些鱼是石头生出来的呢!如今,回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我仍然感慨万千。 那些黏糊糊的石头,上面就是这两种鱼的鱼卵。 鳑鲏鱼 2、环境污染,导致鳑鲏和麦穗鱼的命运截然相反 在记忆的深处,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浪潮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曾经宁静的农村大地也未能幸免。那时,蜿蜒流淌的河流们,逐渐变得浑浊不清。
3、记忆中的小鱼,如今却快要绝迹,还能再寻回吗? 记忆中,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鳑鲏的影子了,曾经记忆中的小鱼,如今却无法再寻回。而普通的麦穗鱼,却总是在钓鱼的时候,不请自来,令钓鱼者感到厌烦。 不过鳑鲏鱼虽然在野外环境中遭受了灾难,但凭借它那完美的色彩,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成为水族馆中的常客。 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靠“颜值”生存的时代!鳑鲏鱼是幸运的,但更多没有色彩的小鱼,是否已经永远消失了呢? 水族馆中的鳑鲏鱼 鳑鲏鱼,那个曾在水波中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它的命运似乎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它对水质的挑剔,成为了它无法逃脱厄运的软肋。 然而,它的“好基友”麦穗鱼,虽然体型微小,却拥有着令人惊叹的抗污染能力,展示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片被污染的河流逐渐得到了治理,重新焕发出了生机。鳑鲏鱼的影子再次出现在清澈的河水中,这也算是一种欣慰吧。 五一小长假将至,让我们回到那熟悉的乡村,去寻找那逝去的记忆。 也许在某个不起眼的池塘中,我们仍能找到那五彩斑斓的鳑鲏鱼,让它再次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愿,那些美好的记忆和小生灵能一直陪伴着我们,成为心中永恒的风景。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