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不能再随意了!武汉要限制垂钓者渔获量,每天可钓15斤鱼
出门钓鱼之前,大部分垂钓者都期望自己能够“爆护”。有时候哪怕没钓到鱼,也要在钓友群里发一下之前的库存。 这种心态,以后可能要改一改了。 随着钓友们“爆护”次数的增加,一些钓鱼网红,动不动就是几十斤、上百斤渔获,惹得很多人投来嫉妒的目光。 这不,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开始限制钓友的渔获量了。 武汉要限制钓友渔获量,一天最多可钓15斤鱼武汉丰富的水资源,培养了众多钓鱼爱好者。这里野钓的氛围十分浓厚,基本上走上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钓鱼爱好者聚在一起,专心垂钓。 钓鱼的人多了,一天的钓获量也相当可观。比如钓王邓刚,曾一次在东荆河钓获上百斤鲢鳙。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无限制垂钓下去,会不会把河里的鱼钓光。 一旦垂钓者陷入索取无度的循环,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垂钓资源越来越少,不利于休闲垂钓的健康发展。 因此,武汉拟出台一项举措,来限制钓鱼爱好者的渔获量,每人每天最多可以钓15斤鱼,超过的部分要立即放入水体。如果单条渔获超过15斤,只可留取一条,其他的要立即放流。 15斤鱼,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以鲢鳙为例,可能就是2-3条鱼的重量。 这项举措一旦实施,对喜欢“抽鲢鳙”的钓鱼爱好者而言,以后可能要控制自己的钓获量了,特别是那些动不动就钓十几条鲢鳙的钓鱼高手,肯定不能如此高调了。 钓鱼不能再随意了!大部分垂钓爱好者应该可以接受限制钓获量,并不是没有先例。在武汉之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过相关举措。比如,四川一些地方对垂钓者的渔获要求是一天不能超过5斤。 相比之下,武汉15斤的钓获量,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对大部分钓鱼爱好者而言,这个标准可能“高高在上”,因为绝大多数钓友一天的钓获量顶多在2-3斤左右,1天内能钓到15斤鱼的垂钓者还是少数,毕竟休闲垂钓追求的只是娱乐,而非渔获本身。 因此,限制钓获量对大部分钓鱼爱好者的影响并不大。在小编看来,这项举措主要是为了防止休闲垂钓偏离正常的轨道,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背景之下,如果一些人借着垂钓的名义,靠“渔获”牟利,势必会对生态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对钓获量进行适当限制,也是为了兼顾大多数钓鱼爱好者的需求,让有限的垂钓资源能够惠及每一位钓鱼爱好者,推动休闲垂钓运动可持续发展下去。相信武汉的这一规定,大部分钓友都能接受。 限制渔获量,终归比一刀切禁钓要更加人性化规范休闲垂钓,武汉选择限制渔获量,这一举措相比“全面禁钓”要更加合理。比如,安徽芜湖长江段十年禁钓,江苏长江南京段也不能钓鱼,这种相对极端的保护措施,不但抑制了钓鱼爱好者的垂钓需求,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长江十年禁渔之后,一些钓友反映掠食性鱼类诸如鱤鱼数量大大增加,对其他鱼类的繁殖来说,可能并不是好的消息。 通过合理地限制休闲垂钓者的渔获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尊重了垂钓者的合理需求,值得那些“全面禁钓”的地方好好借鉴一下。 限制渔获量也是对垂钓者资源保护意识的一次重要提醒。大家需要认识到,水生生态环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垂钓体验,合理地索取才能让垂钓资源不至于快速枯竭,大家才能有鱼可钓。 总的来说,武汉拟出台的限制垂钓者渔获量的举措,是对当前垂钓活动的一种必要调整,相信能够获得垂钓者的理解。 同时,这样的举措,也值得那些“全面禁钓”的地方去借鉴一下。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