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的“警钟”,引进银鱼竟成主宰,白鱼唯有依靠放流生存?
钓鱼知识佚名2024-06-02
该湖的白鱼体呈银白色,侧扁形状,口微翘,眼大,背部及侧面为浅棕或青灰色,肉质白而嫩,味美且不腥,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清蒸后有蟹肉的香味。 引进的银鱼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白鱼只得依靠放流艰难求存!兴凯湖,作为黑龙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远东边区,是一座中俄界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皆因地壳运动沉降形成的构造湖。 但这一珍贵鱼种目前因引进事件而陷入低谷。 据统计,在20210年的数据显示,银鱼占兴凯湖年捕捞量的36.4%,而大白鱼仅占7.7%。 大银鱼体长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以虾、银鱼、鲚鱼等为食,具有强大的掠食能力,成熟个体可轻松吞食小于自身三分之二大小的食物。 原因在于繁殖能力的差异。 相比之下,白鱼的性成熟较晚,雌鱼需达到3龄,雄鱼2龄,产卵量仅1000~5000枚。 白鱼的困境显而易见,原本是兴凯湖的主要鱼种,如今只能依赖放流维持生存。目前的兴凯湖白鱼,大部分为人工繁殖产物,野生种群几近灭绝。 因此,兴凯湖开始关注此问题,从2019年起,每年投放数百万尾鱼苗,4年内共计约2000万尾,这一策略在2021年显著提高了白鱼的捕捞量,单次捕捞达2万斤。 兴凯湖为中俄界湖,其北部三分之一属于中国,其余部分属于俄罗斯。 与我国不同,俄罗斯直接放流肉食性鱼类,如梭鲈、哲罗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鱼数量。加之俄罗斯人口稀少,对鱼类需求不高,每年只象征性捕捞少量优质冷水鱼。 然而,银鱼带来的问题并非仅限于兴凯湖。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全国21个省都曾引进养殖,但现状普遍不佳,尽管产能提升,生态破坏却也相应加剧。 |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