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锦鲤却颜色鲜艳,养于农田,肉质细嫩鱼鳞爽口,鲤鱼中的极品
浙江,作为一个南方的经济繁荣和环境宜人的省份,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江南水乡和鱼米之乡! 既然享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怎能缺少鱼呢? 如果我们只讨论普通的鱼类,其实没什么特别,因为浙江拥有如千岛湖这样的大型渔场,这里的鱼类种类繁多,数量也十分庞大。 因此,作为鱼米之乡的浙江,怎能没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鱼种呢。 而若论到特色鱼种,我认为首选必然是“田鱼”。 属于浙江的特色鱼种——“田鱼”! 稻花鱼,这种养殖技术自古流传,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古时候的农民利用稻田的环境特点,经过对鲤鱼长时间的驯化,最终培养出了适合在稻田中生长的新品种,因生长环境为稻田,因此得名“田鱼”。 田鱼,正式名称为瓯江彩鲤,俗称稻花鱼。这是鲤鱼的一个人工养殖变种,田鱼在稻田中长期养殖,性格温和,不喜跳跃,不易逃逸,成为稻田养殖和网箱养殖的理想鱼种。 田鱼的品种通过体色来区分,主要有全红、大花、麻花、粉玉、粉花五种基本体色! 田鱼的主要特点是味道美、性温和、肉质细腻、鳞片软,鳞片可食用,没有泥腥味。尤其是鱼肝,味道美妙且肥美,被视为美食中的极品,与普通鲤鱼的味道大相径庭。 田鱼的分布主要在浙江瓯江流域,包括龙泉、云和、松阳、景宁、丽水、青田、永嘉、温州等地。 在浙江内部,青田方山龙现村的“中国田鱼村”出产的田鱼尤为地道。 2005年5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走访龙现村,考察了当地的田鱼养殖特色。最终,该地被选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此外,在“稻鱼共生系统”的申报中,该项目也代表亚洲进入了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行列,成为全球首个挂牌的世界农业遗产保护区。 实际上,稻田养鱼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同时鱼也能在肥沃的稻田中更好地成长。由于稻田养鱼要求环境健康,所用的水田几乎不施用化肥。 因此,这种田鱼不仅环保纯净,而且肉质鲜美、细腻,成为了上等的烹饪原料! 又能吃,又能赚钱,为什么难以普及? 目前,能够将田鱼产业规模化的,只有青田县。从2009年开始进行试验示范,目前在青田县,这种共生模式已经推广到近800亩。试验数据显示,采用稻鱼共生的模式,亩均稻谷产量可达1400斤、田鱼300斤,亩产值11100元,纯收入高达7200元。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这一产业也从早期的家庭型转变为现今的个人承包制。 这也不难理解,社会发展了,农村逐渐老龄化。年轻一代有多少愿意留在家乡种田、插秧、养鱼呢?此外,浙江地区台风频发,一旦台风来袭,暴雨可能会破坏低矮的田埂。 个人所有制下,一旦遭遇恶劣天气,田里的鱼可能会随水逃逸,这对农民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尽管如此,随着个人承包制和合作社的推广,现在青田的田鱼产量已经达到1750吨,产业面积也扩展到了5万亩,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达1.05亿元。 尽管稻田养殖未能普及,但田鱼在浙江的多个水域已实现了自由共生。 而这种野生状态下的田鱼,市场经济价值远高于稻田养殖的。例如在温州,我的一位朋友曾购买几条水库中钓上来的野生红田鱼,仅两三斤重的鱼就花费了近千元。如果不是熟人,价格只会更高。 甚至更有趣的是,即使是水库化、河流化的田鱼,其肉质味道仍旧非常美味,有时候因为水质良好,其味道甚至更甜。 但说到田鱼的味道,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因为朋友来自温州,每次回家,他都会带回几条红田鱼,一条用来红烧,一条用来煲汤。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煲汤的那一条,甘甜的肉质,细嫩的鳞片,汤鲜而不腥。难以想象,经过古人特别培养的“鲤鱼”居然能如此美味! 听朋友说,他们那里做田鱼非常简单,只需要少量的葱姜蒜和食用油,将鱼稍微煎一下,然后加入清澈的山泉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焖一会儿就可以上桌了。这种做法既简单又能保留鱼的原始风味。 总结:田鱼的驯化与培育,真是古人智慧的杰作。如今培育出的各种色彩的田鱼不仅是美食的代名词,也能作为观赏鱼与锦鲤媲美。再想想,有多少人能料到,原本在南方不受欢迎的鲤鱼,经过改良后竟有了如此高的价值!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冬季野钓5大绝招,掌握其中一半,鱼获很稳妥
- 冬季野钓鲫鱼,时机不当鱼不开口,窝点不对周围没鱼
- 冬季野钓鲫鱼,这样的饵料更受欢迎,大板鲫狂口
- 钓大鱼的六种天然素饵,你用过几种?
- 辽宁大连一河道梭鱼成群,清水被鱼“染成黑”,网友:快下抄网
- 广西男子钓获70斤鲢鳙王,洗澡盆都装不下,网友:为啥不放生?
- 贵州男子钓鱼炫耀,一激动把手机扔水里,网友:放生手机第一次见
- 降温了,浅水没鱼,深水也没鱼!鱼都躲哪里了?大家猜猜
- 江西男子钓上大鲶鱼,嘴里还咬着一条鱤鱼,网友:明显摆拍!
- 东北叫它“老头鱼”,冬季被“冻”在冰中,遇水后还能“活过来”
- 我们叫它过山鲫,一下雨就“翻山越岭”,网友:鱼离开水怎么活?
- 北方黑坑钓柳根鱼和华子鱼的5句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