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入侵浙江,已在多处水域“疯狂繁殖”,钓友一日可获数十斤
“炎炎夏日,河边挤满了捕鱼人,如同海市蜃楼般繁忙”,“不用半日便可捕得数十斤重的鱼,其中有些重达七八斤”,“实在难以再继续钓鱼,无论是底钓还是漂钓,目标均为此鱼,放入水下摄像机一探,鱼窝内只见罗非鱼满目皆是。” 这些是浙江几大湖泊钓鱼爱好者们的反映,罗非鱼已深植于浙江,形势之严峻可谓“泛滥成灾”。 罗非鱼侵入了浙江的四大水库,已完全适应了这些大型水域。千岛湖、千峡湖、仙霞湖、珊溪水库都是浙江省的十大水库之一,而且这四个水库的总库容量居于前四位。但如今,这些库区都频繁出现罗非鱼,有些区域的罗非鱼数量甚至达到了规模化,趋势上已“泛滥成灾”。 确实,作为钓鱼爱好者,我也曾前往这些大型水域钓鱼。目前来看,最为严重的是千峡湖和珊溪水库,这两个地方的罗非鱼种群已根深蒂固,并且数量庞大。 夏季一到,不管是岸边还是水底,到处都是密集的罗非鱼群,大小不一,最大的可达七八斤,最小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大。 罗非鱼作为一种外来物种,是怎样引入中国的? 罗非鱼是中国引进的早期外来物种之一,80年代初,我国南方多个地区开始引进养殖罗非鱼,它成为继“四大家鱼”之后的主要经济养殖种类。 的确,当时引进罗非鱼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填补了水产养殖的空白。 虽然罗非鱼的引进初期带来了经济利益,但随着时间推移,其潜在问题也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南方多个大小水域已被罗非鱼占领。 从养殖场逃逸到自然水体,罗非鱼已在我国广泛扩散。由于其经济价值,罗非鱼成为养殖户重点养殖的对象,据统计,我国的罗非鱼养殖量占全球出口量的40%,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其中欧洲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一种热带鱼类,它生长迅速、产量高、食性广泛、抗病能力强、繁殖力强。在我国,主要养殖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气候温暖的地区,主要以池塘精养为主。 罗非鱼之所以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其肉质鲜美、刺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在国际上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的美誉。 在2020年的统计数据中,全国罗非鱼养殖产量中,广东省的淡水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达到74.0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4.7%,而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五省的罗非鱼养殖总量达到160.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7.1%。 然而,尽管罗非鱼有诸多优点,一旦泛滥,其危害不可小觑。作为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本土水域,对本土物种构成巨大威胁。 外来物种的引入,由于缺乏天敌,它们会无限制繁殖,有时甚至会捕食本地鱼类的鱼卵作为食物。这种行为对其他鱼类种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包括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在内的多个省份,罗非鱼已达到“泛滥成灾”的程度。 至于浙江的罗非鱼,其来源是人为放养还是养殖逃逸? 浙江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养殖罗非鱼需要水温控制在8度以上,低于此温度,罗非鱼会出现大量低温死亡。 因此,浙江自然水域的罗非鱼入侵,几乎可以排除养殖逃逸的可能。 那么,浙江的罗非鱼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实际上,大规模的罗非鱼入侵,主要是由于无意识的人为放生。在浙江多地,有一些爱好放生祈福的群体,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随意放生,一旦开始,便是成千上万斤的规模。 为了确保放生成功,他们选择了大型水域作为主要的放生场所。 因此,在长时间的放生活动下,浙江的几个大水域出现了罗非鱼泛滥的情况。最后,如今,罗非鱼已在几大水库中深深扎根,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开始适应异常的水温,并且衍生出新的品种。由于这些水域深且结构复杂,捕捞难度大,这为罗非鱼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预计未来这些入侵的罗非鱼将对本土物种构成巨大灾难。 因此,对于那些热爱放生的“善人”,应特别注意,合理放流,避免盲目行为,有时放生的后果可能比杀生还要严重。 4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钓了几条鱼后就没动静了,新手要补窝,老钓友却这样做!
- 冬季打窝三大忌,明明下了血本打窝,却越钓越少了?
- 告别空军:蚯蚓钓鱼的四大注意事项!
- 冬季野钓选位置,记住这三招,钓鱼老手都说好!
- 冬季野钓,四种不宜出门的天气,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 钓鱼人多的地方,只有将这4件事做到位,才能比别人钓得好
- 冬季使用长竿钓鲫鱼,处理好这几个细节能大大提升鱼获
- 冬季夜钓这样配饵,鱼来得快、吃的猛!你们怎么配饵料?
- 用5号的鱼钩,多大的鲫鱼能吃进去?天冷钓鱼别选错了钩!大家试试
- 冬季野钓这样配饵,鱼来得快、吃得猛!
- 冬季钓鲫鱼,鱼线以小号为主,主线和子线常用的两个搭配
- 降温之后深水没鱼,浅水还没鱼!鱼都跑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