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钓鱼

首页 > 钓鱼知识 > 钓鱼知识

钓鱼知识

它是“水下高压线”,电翻鳄鱼秒杀水牛,为何沦为移动口粮?

钓鱼知识野钓2024-06-07
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想要更好地在地球上存活,那就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才是整个种群能够延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些动植物为了自我保护,除了提供自我的适应能力外,一部分还会朝着“有毒”的方式发展。

在众多的生物中,这种生活在亚马逊河流的鳗鱼,它们耗费了2亿年的时间一共进化了6次,这才掌握了“新能源”的使用方法,并借助这种能力在亚马逊河里中风生水起。

这种掌握“新能源”的鳗鱼名叫电鳗,是电鳗目裸背电鳗科电鳗属动物,和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鳗鱼外貌特征相似,如果你见过体型大一点的鳝鱼,你应该就可以想象出它们的模样来。

电鳗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温带水域,电鳗生活在水中却无法直接从水里获得氧气,因此它们会每隔几分钟就浮出水面来换气,主要集中在夜间捕食,主要捕食小鱼、蟹、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会食用动物腐败尸体等。

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它单次放电时可以释放高达600伏特的电压,因此又被称为水中的“高压线”,电鳗依靠“新能源”的能力去捕捉食物、对付敌人,甚至还能还能用于水中通信导航,有了此技能傍身,可谓水中难逢敌手。

作为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电鳗又是如何掌握“新能源”这个能力的呢?它们是如何存储和释放电能呢?

电鳗释放电能,属于很典型的生物放电现象,电鳗的放电能力来自于它特化的肌肉组织所构成的放电体。

简单来说,生物放电的本质就是细胞内带电离子的移动,如果两个细胞之间带电离子浓度不一样,这时候两边就产生了电压。物质总是从浓度高的一方流向浓度低的一方,当带电离子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时,就产生了电流。

科学家通过解剖电鳗后发现,电鳗携带的电流主要来自于尾部,其尾部两侧的肌肉由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这些肌肉薄片整齐规则地排列在一起.

这些肌肉薄片就像是一个个小电池,它们单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虽然这个电压微不足道,但是几千上万枚“电池”串联到一起,产生的电压却让人不可小觑。

可能大家都知道水是会导电的,那么电鳗在水中释放电能的时候会不会把自己也给电了呢?

电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释放电能的生物,电鳗的放电器官主要集中在身体的两侧,并且在电鳗的主要器官周围,都有着绝缘物质作为包裹,就像是一个被包裹起来的大电池。

同时水的电阻比电鳗身体的电阻小,因此电鳗在水中放电时并不会电到自己。

但是空气中的电阻却比电鳗身体的大,因此电鳗直接在空气中放电则会电到自己。

据多项测试数据显示,电鳗放电时的平均电压为350多伏,但也有过650伏的放电记录。美洲电鳗的最大电压竟达800多伏,这么强的电压足以击死一头牛。

电鳗可以在1秒钟的时间内放电50次,但是电流会逐渐减弱,通常持续放电10~15秒,它就会累得没法再放电了,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储能之后才能重新放电。

电鳗瞬间释放自身携带的高压电能足矣将鳄鱼电翻,也能让一名成年男子失去生命,就连老牛都能“秒杀”,如此强大的电鳗为何会沦为他人的口粮呢?

掌握“新能源”的电鳗在水中的确很强,但是它们的视力却比较差劲,居住在亚马逊流域的人类便利用了这一特点,他们通常会用木棒树枝等制作简易钓竿用来垂钓电鳗,并且在电鳗咬钩后去刺激它们放电,等电鳗携带的电能用尽后便只有任人宰割了。

同时当地人还用树藤等制作类似地笼的陷阱,进入其中的电鳗由于无法离开而感到紧张并释放电能,在失去电能这个最大的依仗之后,这些电鳗自然也就无法再造成什么威胁。

对于生活在亚马逊河流的人类而言,它们已经掌握了电鳗的习性特点,也能熟练地利用工具去捕捉电鳗,在人类大肆的捕食之下,电鳗硬是被吃成了濒危物种,即使是在亚马逊流域,一些河道直流中也只有少量的电鳗存在。

各位朋友,对于电鳗这种生物,你们是否见过呢?你们觉得它们想要在人类的面前存活下来,还需要进化出什么样的能力才行呢?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各抒己见。


(www.de62.com)
打赏

钓友评论

需登陆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