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男子意外钓到一条巨型“石锥”,接近一米长,网友:真罕见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的效果愈发显著,钓鱼爱好者因此获益颇丰。 最近,一名来自广西的钓鱼爱好者在河中钓鱼时,钓到了一条近一米长的“巨型泥鳅”,使他激动不已。从他分享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条巨型“泥鳅”粗壮如成人手臂,皮肤上覆盖着不规则的图案,小头尖嘴,与我们常见的泥鳅截然不同。 经过仔细鉴定,这条所谓的巨型泥鳅实际上是一条刀鳅。 “水中青蛇”大刀鳅刀鳅,又名纳锥、石锥、粗麻割、辣椒鱼、刀枪鱼,被誉为“水中青蛇”。属于刺鳅科,外形似蟒蛇,身体侧扁,小头,口部上下都长有细小牙齿,体表覆盖着300枚小鳞片,皮肤上有黑褐色不规则图案。通常长度可达80厘米,重约1千克。 刀鳅主要是温水性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河卵石或岩石的水域底层。它是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包括水生昆虫、小鱼、小虾和水生植物。刀鳅非常贪吃,即使是较大的食物,也能吞下。 中国的刀鳅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以南,国外则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淡水区域。 淡出视野的鳅中极品大刀鳅刀鳅因其味道鲜美及丰富的营养而被视为鳅类中的极品。然而,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过度捕捞及工业污染,野生刀鳅数量急剧减少。广东、福建、贵州等地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近几年,随着长江流域实施的十年禁渔政策,南方多个水域的刀鳅数量逐渐回升。 环境保护的变好,大刀鳅的回暖,钓鱼人成功吃到了这波大福利。 近年来,钓友们在两广地区钓到刀鳅的机会逐渐增多,有钓友甚至钓到了重达5斤的野生刀鳅。然而,目前野外能遇到重1斤左右的刀鳅已极为罕见。 尽管有人质疑这种巨型刀鳅是否可食,事实上,野生的大刀鳅如今十分珍贵,某些地区的价格已高达每斤300-500元,但仍难求。 由于野生刀鳅数量稀少且地区保护,现在的刀鳅已被成功引入人工养殖。据悉,广州增城的一个养殖基地年产量达350吨。 刀鳅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无多余细刺的特点以及肉质中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此外,刀鳅对女性也非常友好,不仅美味,其高含量的胶原蛋白也对皮肤有益。 最终,刀鳅的种群回暖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自然保护及打击非法捕捞方面的成就。尽管如此,鉴于刀鳅数量的回升,部分地区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因此,如果在野外钓到,大家应当严肃对待,尽量放生。 |
钓友评论
相关文章
- 安徽男子钓上破棉袄正想发怒,却从里面掏出11条鳜鱼,狗屎运?
- 泰国男子钓到“嘟嘴”鱼,嘴巴像做了“丰唇手术”,它经历了什么
- 如何才能学会诱鱼?学习诱鱼的4个步骤
- 冬天野钓鲫鱼时选钓点的参考方法
- 黑龙江男子砸冰抓鱼,冰面涌出无数小鱼,男方网友:太羡慕了
- 广东一男子,在坚硬土块中发现“鳖爪”,没想到竟抓到几只老鳖
- 170青鱼皇现身韩江,放在水箱好像大肥猪!网友:成精了,快放生
- 广西女子多日无鱼上钩,用“龙”钓鱼困境!网友:钓鲲?
- 放回去就是“祸害”?山东女子捕获“百岁鳖王”,思虑后给放了!
- 隔夜窝“4打4不打”,学会后轻松拿河冠!
- 为何钓鱼老是提竿跑鱼?老钓友讲其中四个原因
- 寒冬野钓鲫鱼,自制几个窝料配方,提升发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