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禁渔5年后,草海变成“秃海”,长江禁渔是否会旧戏重演?
贵州,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这也让贵州成为了理想的休闲旅游和避暑胜地。 其中位于贵州威宁县的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整个湖面呈佛手形,水面最大时达45平方公里,草海生存着数百种鸟类,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第一、二类珍稀动物有黑颈鹤、白头鹤、白琵鹤、灰鹤等十一种之多。 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却在人为禁渔五年后,由于鱼类的数量太过庞大,最终导致草海变成了“秃海”,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草海被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当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展各种商业化项目,当时的草海甚至允许捕鱼、垂钓、游泳等行为。 但由于人为的过度捕捞和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整个草海的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阻止悲剧的发生,当地有关部门从2014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且到2018年更是暂停了旅游业、捕捞和养殖。 在禁渔1年后,2019年的草海,已经可以看到大量的鱼类,这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但是到了2020年,大家却发现草海中的水草类植物正在消失。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的时候,草海中还有80%的区域生有水草,但是到2021年,这个区域仅剩下10%,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后经相关人员进行勘察统计后得出,草海中的鱼类重量已经达到15种,并且数量已经高达1.2亿尾,草海中的鱼类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它能承受的范围,这才导致草海变成了“秃海”。 为了能让草海恢复,当地不得进行人为干预,开始对草海中的鱼类进行清捕,希望借此来帮助草海中的植物、鱼类和水之间重新达成平衡。 草海因禁渔5年变成“秃海”,这也让无数人联想到长江十年禁渔,目前才禁渔三年,长江中就已经大鱼成群,因此不少网友都非常担心,若继续禁渔是否会旧戏重演? 在面对网友们的担心时,渔业部门似乎一点儿也不慌,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秘密? 如果我们把长江流域和贵州草海放到一起来对比,就能发现它们两者在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1、长江流域有着更大的容纳量 长江流域有着草海不具备的流动性和广阔性,整个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长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可容纳的鱼类数量也是草海无法比拟的。 2、长江流域中存在“天然清理机” 长江流域中鱼类的种类更加丰富,整个鱼类的生物链更加完整,存在着翘嘴鱼、鳜鱼、鲈鱼、鱤鱼等掠食性鱼类,这些肉食性鱼类会吞食其他弱小或者生病的鱼类,堪称“天然清理机”,有了它们的存在,其他淡水鱼的数量将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形成微妙的平衡关系。 3、长江流域不少地区禁渔不禁钓 长江十年禁渔的初衷是为了让各种鱼类得到喘息的机会,让它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繁衍恢复,因此不少地区禁止生产性捕捞,但放开休闲垂钓,虽然休闲垂钓能钓获的鱼类数量有限,但是钓走一条便少一条,这也能为控制淡水鱼类的数量出一份力。 通过两者的对比来看,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更为复杂丰富,并不像贵州草海那样单一,并且有掠食性鱼类的加入,其他淡水鱼的整体数量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 至于出现像草海那样极端情况的概率也非常的低,这可能也是渔业部门一点儿也不慌的原因所在吧。 各位朋友,对于贵州草海禁渔5年变“秃海”,长江禁渔是否会旧戏重演,大家有什么想法和看法呢? 长江禁渔三年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米级大鱼”,若禁渔十年之后,是否会出现更大的鱼呢?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各抒己见。 |